保定市蠡县:三代村支书接力,“穷碱包”变文明村

发布时间:2025-09-19 00:44

原标题:三代村支书接力,“穷碱包”变文明村

热火朝天的工厂,图文并茂的主题文化墙,古朴典雅的村史馆,一应俱全的农民俱乐部和健身广场,干净整齐的街道……行走在蠡县北郭丹镇武家营村,让人不禁想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

武家营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里,凝聚着村里三代党支部书记的接续奋斗。

“武家营,大碱包,不长庄稼产皮硝,遍地碱蓬面条菜,种一葫芦打一瓢。”这段顺口溜,是当年武家营村的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面对贫瘠的土地,村里的老支书李惠生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千里背包卖线”,从一家线头厂起步,创办企业摊点160多家,规模企业28家,为武家营村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2006年,原党总支书记李忠义带领新班子接过了接力棒,他深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定要保证武家营村的大旗不褪色。”

新老班子凝心聚力,村里的制药、纺织、食品加工业等快速发展。201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

2021年,李栓当选村党总支书记。这个80后的当家人,从父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

口袋富了,精神更要富。在双争活动引领下,武家营村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移风易俗。

村里实行党员服务村民网格化制度,全村分为四个片区,包片到人,分工负责,每个片区配备一名片区长、一名文书,负责片区的日常工作、文明创建、民事调解等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大小事不出村。

村里组建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凡红白事,一律“红事不请、白事不谢”,一桌茶水、一盘瓜子,形成婚丧嫁娶宴请有标准、花费有节制的良好风气。

村里投入40多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整体提升。周末、农闲时节,村农民俱乐部十分热闹,有的村民唱着河北梆子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有的根据村里“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等身边典型故事编排小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在武家营村,三代村党支部书记坚守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红色信仰。如今,文明和谐理念已扎根在村民心中,一代一代在传承中接续奋斗,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讲述人:蠡县北郭丹镇武家营村党总支副书记 李紫薇)

网址:保定市蠡县:三代村支书接力,“穷碱包”变文明村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3816

相关内容

陕西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带领“烂杆村”变身“明星村”
李中原:扎根一线战贫困 穷村蝶变明星村
省人大代表王建伟:正气治村 让落后小山村变成“明星村”
沂源县张家坡镇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茗新村如何变“明星”村
“明星村”的“能人兴村”方略 铁力市北星村如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明星村”的“能人兴村”方略 铁力市北星村是如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
村里来了个明星书记
来自峨边的一线调研:“八县村”成明星村
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明星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