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9月17日上午,纪念冯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翻译家于一身的文化大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此次座谈会追忆冯至追求真理与诗意的一生,学习老一辈学人沟通中外、沉思求索的治学精神。
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华栋评价冯至的诗歌开启了一代人的现代主义想象,他的学术研究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了坚实的桥梁。冯至的文学生涯始于五四时期,作为“沉钟社”的重要成员,他以《昨日之歌》等早期诗集,确立了“哲理的抒情”这一独特风格。
抗战时期,冯至在西南联大迎来了创作高峰。诗集《十四行集》融汇中西,标志着中国新诗十四行体的成熟,完成了中国新诗从浪漫感伤到现代经验书写的转向。此后,冯至又相继创作了历史小说《伍子胥》与散文集《山水》。这三部体裁各异但精神相通的作品,被誉为冯至创作生涯的“三绝”,共同构筑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冯至的工作重心转向学术建设与教育事业。他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为我国的德语文学教学、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耗费四十年心血写就的学术专著《论歌德》,填补了当时我国学界的研究空白;而他撰写的《杜甫传》,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古代文学家传记,更是兼具学术厚度与诗性美感,他将杜甫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穷年忧黎元”精神传统的代表,与其进行着跨越千年的对话,体现了他将学术工作与人民和时代相结合的追求。
“冯至先生用他一生的创作为我们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对‘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从《绿衣人》中传递悲欢的平凡邮差,到《伍子胥》里承载家国之痛的坚韧灵魂,再到他倾半生心力贴近的‘诗圣’杜甫,冯至笔下的人物始终与人民的脉搏一同跳动。”邱华栋称,冯至用实践证明,只有把“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才能把“小题材”写成不朽的“大史诗”。这种俯身人民的赤子情怀,启示我们新时代的作家,必须走出“象牙塔”,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萃取主题、塑造形象、凝练语言,书写属于人民的、不朽的时代史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胡克青
网址: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1410
相关内容
“徽音回响”林徽因诞辰120周年诗歌品读活动举办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 巴金图书馆在他的生日揭幕
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120周年张梓溪专场演出将启
上海市知联会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 共话巴金的“家”与“情”
北京市文联举办纪念杨沫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
中国散文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纪念程砚秋诞辰120周年,张梓溪主演《锁麟囊》将登台北展剧场
“中国印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京举办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展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
“中秋云诗会·2024甲辰中秋主题雅集”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