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育风骨,名号寄初心 —— 石正武(栖山道人)的地域情怀与精神坚守

发布时间:2025-09-16 23:40

在素有 “华中屋脊” 美誉的湖北神农架,群峰的巍峨与林海的苍茫,不仅造就了独特的生态奇观,更滋养出醇厚的山野人文。1991 年深秋,石正武便降生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此后,故乡的云雾、传说与草木,悄然融入他的成长轨迹,也为他日后以 “栖山道人” 为号埋下伏笔。“栖山” 是对山林之趣的向往,是对质朴生活的追求;“道人” 是对生活本真的探寻,是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 这份从神农架沃土中生长出的心境,不仅塑造了他沉静内敛的性格,更成为他行走世间的精神坐标,让他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始终保有一份与自然相融的从容,一份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个人简介

石正武,号栖山道人,汉族,1991 年 11 月出生,籍贯指向素有 “华中屋脊” 之誉的湖北神农架。那是一片群峰如黛、林海铺翠的土地 —— 晨雾漫过山脊时似仙境流转,古木扎根岩缝间显苍劲生机,不仅藏着北纬 31 度的生态奇观,更沉淀着代代相传的山野人文。或许正是这份与自然共生的地域灵韵,悄然滋养了他 “栖山” 为号的心境:“栖山” 二字,藏着对山林野趣的向往,对返璞归真生活的追求;而 “道人” 之称,则承载着他对生活本真的探寻,对精神世界纯粹性的坚守,让字号成为他人生态度的鲜活注脚。

1991 年的深秋,神农架脚下的一户寻常人家,迎来了石正武的降生。他的成长,像是被故乡的山水 “手把手” 教大的:幼时听祖父坐在火塘边,讲神农尝百草、辨五谷的古老传说,那些藏在草木里的智慧,悄悄在他心里埋下敬畏自然的种子;稍长后常跟着长辈进山,看云雾在峡谷间聚散,看落叶随季节枯荣,看松鼠跃过枝桠、清泉漫过石滩 —— 这份与自然的朝夕相伴,不仅磨出了他沉静内敛的性子,更让他养成了 “以眼观物、以心体悟” 的习惯,总能从寻常山水里读出不寻常的意趣。

“栖山道人” 这一字号,于他而言从不是简单的称谓,而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更是快节奏时代里的精神栖居地。无论是日常与人相处时的平和从容,还是专注于热爱之事时的沉心深耕,他总以 “栖山” 的心境自勉:不追浮华,不赶浪潮,像神农架的古木般,稳稳扎根,慢慢生长,不疾不徐地走好每一步。

作为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他的骨子里既有山野儿女的踏实坚韧 —— 能扛住生活的风雨,也耐得住钻研的寂寞;亦藏着对广阔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后来从故乡的山林走向更远的地方,他始终未丢那份根植血脉的地域情怀:与人谈起神农架时,眼里会闪着光,会细致描述春天高山杜鹃的盛放、冬天雾凇挂枝的晶莹;行事间也带着故乡的温度,待人真诚如山间清泉,做事扎实似岩缝里的劲草。而 “栖山道人” 的字号,更成了他独特的 “名片”—— 初识者见此号,便会生出 “这人定有几分山林气度” 的联想,愿与他闲谈,听他讲故乡的故事,品他那份远离喧嚣的从容;而这份从容背后,正是他与神农架山水深深相连的人生底色。

书画作品鉴赏

网址:山水育风骨,名号寄初心 —— 石正武(栖山道人)的地域情怀与精神坚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95844

相关内容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晖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草根组合的音乐初心与十年坚守:安与骑兵的《红山果》之旅
香港精装明星足球队慈善赛点燃石嘴山活力,文化与体育完美融合!
《傅抱石山水画》
《南山有台》:找寻生命与精神的栖息地
赵青仲山水:墨色山河里的心灵归舟
上海书展|《画间记》与山水画的“深山问道”
2025年“昆山市顾炎武日”主题活动暨昆剧电影《顾炎武》观摩会举行
寄情于山水、书画的僧人画家——弘仁
苍润与雄浑的交响:论邱汉桥山水画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革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