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在人们眼中,是农民劳作的伙伴,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等精神。正是这种品格,鲁迅才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职场中的“老黄牛”也是如此,多的是诚实,少的是虚伪;多的是付出,少的是索取,但是他们在职场里面的地位一直不受重用。原因有这么三点:
1.存在感不高
职场老黄牛,他们是一心扑到工作上。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干活,老板总能看得见。但现实是这样的,不管自己努力工作,老板却不一定会知道。除了努力干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学会表现,学会汇报,有事没事多在领导面前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这样才能让老板知道公司有这么一个人。一直埋头苦干,体现不出来自己的存在感。等到提拔的时候,领导还是偏向选择那些经常和他汇报的人、熟悉的人,老黄牛一心工作,在领导眼中的存在感并不高,当然没戏了。
2.不会搞人际关系
老黄牛的想法很简单:我只要做好手里的工作就行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性格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只能一心去搞工作上,不会说、也不愿意去说那些违心的话,这样人际关系并不是太好。但是在职场里面,发展的形势好不好,一方面是自身能力,更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人际关系。会说话,人脉广,左右逢源,在职场里面如鱼得水。职场里面,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是绝对不行的。
3.工作不挑剔
老黄牛的工作态度是没问题的,但是最终还得看业绩。提拔人的时候,得看这个人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想要上位,那么手里必须得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工作业绩,这样提拔上去,才能让手下的人心服口服。老黄牛工作态度没问题,但是手里有那些亮眼的业绩吗?没有。他们干的活可能是那些出不了亮眼业绩的脏活、累活,他们干的是苦活,但这些工作出不了太多业绩,可是他们想着这些活总得有人干啊。一般投机取巧的人呢,他们只会挑那些出业绩的工作,出不了业绩的普通工作,他们则是能推就推。而大部分领导在提拔的时候,只会看着业绩来选人,而不是全面考虑,当然轮不上老黄牛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