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厌倦、粉丝决绝,撕番到底为何愈演愈烈?

发布时间:2025-09-16 05:50


番位之争,成为近些年娱乐圈最出“圈”的话题之一,撕得如火如荼,却也撕得观众一脸“懵”,甚至对作品本身都产生了抵触情绪。最近有人以一句话“震撼”到了不少网友——“你知道当年的《还珠格格》的一番是张铁林吗?”大家才意识到:“以前看作品,原来真的完全没有注意过番位呀!”那么究竟撕番文化从何而起、番位之争的背后意图到底是什么、为何永远在撕就是撕不出个结果?片方、艺人方、粉丝方,在各自的视角下都发生了什么?我们集结了多位业内资深人士,或许在他们的观点中,我们能从一个侧面获取答案。

采写_本刊记者 傅圆媛


话题背景
一个番位引出的腥风血雨

近期《青簪行》番位之争引起了影视行业内外巨大的关注度。其实,这次关于番位的争执早就开始了,去年第四季度,先有招商会名单流出,人名次序引发粉丝第一轮撕番,随后的官方发布会上,也只是宣布《簪中录》改名《青簪行》,同时官宣男女主角为吴亦凡与杨紫,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没给予明确的番位顺序,这让这一事件持续发酵。时隔半年多后,这场“战争”又引发了更大的波动,6月3日,《青簪行》官方微博官宣海报,有吴亦凡粉丝画出中轴线,认为吴亦凡位置在左且显然更接近中心线,是该剧一番。而有杨紫粉丝也发言表示,杨紫名字更高,且该剧原著是大女主戏,杨紫才是一番。争论愈演愈烈,到最后已并非单纯的番位之争,还牵扯出该剧可能存在阴阳剧本、飞页剧本(边拍边写的临时剧本)等问题。直到6月11日央6公开批评撕番事件,点出撕番过于无聊,作品才应该是硬道理后才渐渐平静。整个事件中,粉丝有委屈,但作为路人的网友们,对作品本身的好感已降至冰点,很多人表示本身看到阵容很想看,但如今对演员和作品已无期待。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观众并非有多针对《青簪行》或是杨紫与吴亦凡,娱乐圈争番位始终存在,但自互联网蓬勃以来,这些全部撕到了全网观众的面前。几年来,人们从一开始看到争番现象时的好奇,到看着撕来撕去哭笑不得,到如今看到“番位”二字就心生厌恶,番位战打到今天,男男合作要撕,女女合作要撕,大家上海报要撕,上杂志要撕,上舞台要撕,男女主也要撕,吃瓜路人高喊无聊透顶,但番位真的没有意义吗?也不尽然。


小贴士
“番位”究竟是什么?

其实番位的概念严格意义上算是从日娱圈来的“舶来品”,在现代汉语里本没有“番位”这个词,而“番”在日语里有“次序”之义。日娱与我们此前比较不同的是,一个作品,尤其是电影,往往只有单主演,即一番;偶有W主演的情况,即是双主演,这主要看剧本故事的设定,但出现W主演的频率其实综观日娱圈并没有那么多,还是以单主演为主。若有腕儿很大的演员参与又并非主演,就算戏份很多,一般也只作为“特别出演”。日本也早有规范,一番条件要明确的写入合同,也只有一番演员可以竞选主角奖项,比如《朝5晚9》中,石原里美得到了最佳女主角赏,山下智久只能获得男配角相关奖项。但是,承担了一番的绝对主演,在风光更贴近荣誉的同时还要承担起非常大的责任,作品成功自然好,可若是反响不好,一番则要成为主要的“背锅人”。同样以石原里美举例,在《高岭之花》仆街后,她就曾落泪道歉,公开表示“全部都是自己的错”。

日娱一番自有一套复杂的规则,但这个概念输入内娱后,则有了一些概念性的转变,到今天,我们依旧还在过度强调一番的“绝对地位”和荣誉,尤其出现番位之争后,拿下了一番仿佛就拿下了某种“实绩”。但若说扛起了多少责任,好像也并没有,作品仆掉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鲜少有一番演员出来道歉,揽下责任的情况吧?


撕番位,归根结底在撕什么?
“有过一次一番,就不能再降了”

近年来,撕番是常态。在观众视角里,我们或许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时粉丝会为撕番吵了月余,有时团队亲自下场撕番,有时大家一起撕,撕到不可开交。撕到最后,让观众反感至极,觉得实在是无聊、无语、无意义,但真没有撕的必要吗?

从行业角度来出发,本刊记者通过对话几位业内人士,了解到部分现实。

首先,这里有个前提,业内几乎都达到了一个共识,撕番这件事,几乎只存在于头部艺人之间。而对于撕番问题的诸多看法,我们采访到的几位头部艺人的经纪人与宣传们都不约而同表示了相似的见解。即,现在不在意番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在这个概念兴起的情况下,番位已经成为了给艺人、品牌方有时候还包含粉丝的交代,其实主要是以上三者都对番位有要求的,无非就出发点不一样。从长远考虑,进一步,就会和媒体曝光度、商业价值、收入、饭圈影响力等挂钩,这就涉及艺人的下一步。

或许番位本身没有那么重要,但撕着撕着,所有人就觉得很重要了,很多艺人团队的工作人员也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大家也都会频频提及“业务能力更重要”,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很多人经常不得不陷入其中。

艺人宣传果小崽告诉记者:“当大家都开始关注番位时,番位就成了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变成了某种‘标准’,如果你拿下一番,这部戏还爆了,那就是你履历上非常重要的一笔。而多拿下一番,团队在接戏在谈合作时也能让自家艺人增值,后续也能触碰到各方的好资源,两全其美,说白了,就是为了地位晋升和赚钱。番位能累积出更高的价位,你可以拿着这个去拉更多商务资源,要更多片酬了。但是也有个问题,很多人有过一次一番,就不能再‘降’了,除非遇到非常非常厉害的前辈,否则大环境就会认为你‘贬值’了,会影响你的各种后续……”

当然,尽管番位让不少艺人收获了好处,但它是把双刃剑,在一些层面上甚至可能弊大于利。就职于视频平台宣发渠道的王女士和前后任职过宣传与经纪人的Yoki在谈及此问题时不谋而合,她们都提及,一部作品的成果,往往是演员、导演、编剧、资金投入、营销宣发等多方面促成的,业内人深知播出的效果好坏不应该归为单一方面。影视剧的实绩其实也应该分为很多方面,比如口碑、收视、热度、话题、奖项等等,这些是需要分担给不同工种的,本身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很畸形的趋势,成绩在“舆论”中成了一番演员的,大家去争番位,但出事后,又会出现互相甩锅的局面。这并非一个健康的生态,也必定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路人缘,甚至,舆论会出现反弹。本身一部作品被定义为失败时,大家会去逐一审视各部门,现在则会一刀切,出现“XXX不扛剧”“XXX不扛票房”“TA演的没多好还撕番”等结论,这些反噬性的话题对于艺人的伤害也极大,可能前面的荣誉都一夜覆灭。


谁又助推了撕番?为什么会一撕到底?
“不排除团队默许或者鼓励粉丝去撕番”

在撕番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很多人也生出疑问,要撕也应该是立项时候撕,为什么往往在到了作品上映、作品播出了还在撕?要一路一撕到底?艺人宣传总监黑白之间表示自己有时也很困惑,她告诉记者,事实上,内娱圈,番位在项目初期就会在合同上写好的,她有时也很无奈,“我们工作起来有的时候也会很奇怪,甚至会很多人会去‘声讨’‘责怪’工作人员,其实大众对咱们行业整体上有很大的误解。”果小崽多年来多次与片方公司对接,就遇到过一些令人无奈的情况,“合同番位签订了,自家艺人将作为一番出演,但不久后搭档却换了,签约时搭档还是A演员,突然换成了B,这就涉及重新签合同的问题,B要压番,片方也来谈,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很少有重新签约而不闹大的,那就会演变成你们看到的撕番,很少重新签约的不闹大,真的。”

经纪人绕绕还举出更多的几种情况,一是有时签约时,片方说法非常模糊,说是一番,进组后最后实际可能是和其他人平番,对方团队也是懵的状态,后面就会撕扯不清。而有时候,在番位问题上让步,实则是进行了一些资源置换,但粉丝并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因此后面可能情绪非常激动。

而从宣发推广角度看,王女士则觉得,番位在签订合同的时既然都定好了,后续出现的争执有可能是饭圈不服、或片方及宣传公司为提升项目热度导致的撕番常态。

种种矛盾下,番位问题的战线往往拉得很长,在这一过程中,一心护着偶像的粉丝则会一直发声。这期间团队与粉丝的关系也很复杂,但总归,团队不大会去制止这种声音。
Yoki一直坚持,“粉丝对团队有怨言也正常,粉丝眼里自家爱豆一定是最好的,撕番是为了自家爱豆更好待遇和地位,他们觉得自己家爱豆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我个人非常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是Yoki不会选择去和粉丝沟通过多,“在我看来粉丝之间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更好,团队不宜插手过多”;带过人气偶像的黑白之间则指出,其实不排除团队默许或者鼓励粉丝去撕番,“我个人觉得内娱的大部分偶像的粉丝,是和艺人团队有沟通的,如果艺人团队去倡导,引导一些行为,大部分粉丝是会积极配合的。”果小崽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团队需要粉丝的力量时,有时会电话沟通,这样不留下证据”,但是她也同样指出,粉丝和团队一条心为偶像争番时,也不代表粉丝对团队没有意见,“他们也会骂团队,但这些影响如果能让艺人拿到该拿的番位,又算什么呢?”


圆桌讨论
吃瓜的观众们,是否已被撕番搞厌烦了?

各家都有难处,但也要周知,百万观众才是市场的另一“终端”,也是载舟之水,在种种撕番乱象后,观众似乎也从最起初的好奇,到如今的反感。番位之争下,观众到底有哪些真实感受?在这次采访调查中,本刊也随机抽取了几位观众,他们真实的声音,或许也是行业应该看到一个侧面。

1

南都娱乐:你现在会格外留意番位吗?比如影视剧一番、舞台表演时中心位、海报及杂志封面上各个艺人的位置等。
网友奥利给:
以前不怎么会,从有这个话题开始后反而会了,既然番位能说明一定问题,在我的理解里,番位现在就是决定主演戏份多少,以谁为核心对吧?所以现在比如老戏骨和偶像艺人搭配,那老戏骨是一番,我可能会关注下,偶像是一番我可能不会看了……
胖丁:不会关注,还是关注影视作品的评分和口碑,或是整个节目的质量。
嘉嘉子:不会,当然是看美女帅哥和自己想看的人。
Nancy:会留意,一般都是最火的人在C位。
乘风破浪的吃瓜路人:不会留意番位的,对我来说剧情更重要,一般会关注剧情的核心人物是谁、人设怎样、演技如何。


2

南都娱乐:看到网络平台出现撕番话题和撕番现象,你的感受是?
网友奥利给:
会理解,但觉得很无聊,粉丝需要自己偶像的地位满足自我认同感,所谓共荣辱,自己和其他家对打时也有面子。但理解归理解,我还是觉得无聊,路人不太会在乎这个,演得烂一番只会更丢人,双刃剑。(记者:但如果粉丝的初衷只是为了偶像好,一番未来能得到更多优质资源呢?)有可能啊,但是也没意义,捧得高没实力也是摔得惨。(记者:但其中也许涉及很多问题和原因……)但我不想去了解,我看到就是撕扯没完,让人好感全无。
胖丁:特别反感,尤其感觉撕番的人大多也不是什么演技咖,每天买热搜刷话题特别无聊,心累,也没撕出什么结果。
嘉嘉子:傻……
Nancy:已经不喜欢看任何撕番位的话题。
乘风破浪的吃瓜路人:我现在看到撕番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想看这个剧了,下意识里会认为剧组不专业+演员不敬业,从而否定剧的品质。如果是男主女主撕,更是拒绝,影响我看剧cp。不是说现实中嗑cp,就是故事里,也会出戏。


3

南都娱乐:从观众角度,你觉得番位重要吗?为什么?
网友奥利给:
话说什么时候大家撕个演技高低?从观众角度出发,看作品不会分裂地看每个人,而是看整体,对演员也停留在角色而非本人,所以番位不重要吧,有时候看剧,真的觉得,啊,这个人绝了!可人家可能就是戏份不多的配角啊。但是,我估计要是就想当明星不想当演员,番位就重要吧,决定了你的级别,常年男5号的人没几个大明星吧?
胖丁:其实如果不是粉丝一直控评的话,我都不会关注谁在海报上最重要,谁在封面最中央,而且好多都是糊咖,或是没有什么作品,撕来撕去剧都没播出,有可能播出后演的也不行,那撕番位有啥意义?
嘉嘉子:不会。有魅力的人在哪里都可以吸引人。
Nancy:番位不重要,火不火的观众心中都有数,如果不是剧情有侧重,占了番位也会被嘲。
乘风破浪的吃瓜路人:番位有一定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戏份多少,一番是剧情核心人物,戏份多。但是一旦参杂团队和咖位因素,番位也没法完全和戏份挂钩,这几年打着一番大咖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太多了,观众屡屡上当,所以我对番位的关注也减少了。


结语
不要离作品越来越远

在观众眼中,番位重要吗?一番艺人那么耀眼吗?其实答案一直是否定的。番位之争争了半天,与表演本身、作品本身实则渐行渐远。当然,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我们也无法定义究竟谁该被指责,资本市场倾斜流量、片方想尽办法模糊番位留住艺人、艺人方被裹挟着追逐一番、粉丝下场发声却导致路人缘败光……每一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却也都有无奈。只不过,代价是昂贵的,几年来,我们已经能够明显地看出,即便是在最吸引观众的IP剧、偶像剧单元,当红艺人带队作品也鲜少出现高口碑。当重心转移,自然也难以产生好作品,反而偶有比比皆是新人的作品脱颖而出。细数国民性的经典佳作,好像所有人都要开始追忆童年,这正常吗?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网址:路人厌倦、粉丝决绝,撕番到底为何愈演愈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92536

相关内容

部分粉丝非理性应援 刷榜愈演愈烈……微博决定下线“明星势力榜”
从明星争斗到粉丝影响:解析娱乐圈“撕番”现象
合约争议愈演愈烈!鞠婧祎与前东家彻底撕破脸,双方或将对簿公堂
王俊凯17岁生日背后:愈演愈烈的粉丝“应援战”
内娱撕番位:张峻豪与田曦薇粉丝争夺战引发抽奖风潮
明星整容“打假”愈演愈烈
从“顶流男神”到“群嘲对象”:丁禹兮的演技争议为何愈演愈烈?
粉丝非理性应援、刷榜等愈演愈烈,微博下线“明星势力榜”
曝光是伪作秀是真 娱乐圈“过度炒作”愈演愈烈
娱乐圈绯闻不断,炒作之势愈演愈烈。花边新闻到底从何而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