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父辈“带货”?威尼斯圣马可翼狮或来自中国

发布时间:2025-09-15 19:30

【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布鲁塞尔Travel Tomorrow网站等多家媒体日前报道,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全球旅行者的目光几乎都会被雄踞在高耸石柱之上的那尊青铜翼狮所吸引。它右前爪轻按经书,翅膀半展,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这正是威尼斯的城市象征“圣马可翼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座矗立于欧洲大陆的城市标志物,其基因可能源自中国。

上述媒体报道称,马可·波罗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费奥很可能是将圣马可翼狮引入威尼斯的关键人物。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马西莫·维达莱在一份考古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指出,威尼斯的标志圣马可翼狮青铜像可能源自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青铜翼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维达莱在研究中提到,圣马可青铜翼狮长4米,重达3000公斤,其造型和艺术风格与当时欧洲的狮子造像传统明显不同,形态上更接近中国传统寺庙或高等级墓葬中的神兽造型。根据狮子口鼻形状以及早期曾被移除角状结构的痕迹判断,该雕像与中国唐代的艺术风格高度相似,极有可能是由尼科洛和马费奥于13世纪带入威尼斯。当时,他们正在中亚及元大都(今北京)从事贸易与外交活动,有机会在中国接触到这类青铜雕像。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吉尔贝托·阿蒂奥利团队,通过铅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圣马可青铜翼狮铸造材料样本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其铸造所用的铜材源自中国的矿山。

“铅同位素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是目前评估金属来源的最佳方法,可靠性非常高。”阿蒂奥利教授表示,“根据样本和现有数据,我们可以肯定,铸造这尊青铜狮最初所用的铜材来自中国长江下游流域的矿山。”

维达莱指出,在图像学层面,威尼斯圣马可翼狮青铜像与中国唐代镇墓兽在造型上具有显著相似性,例如都具有火焰状鬃毛、角、肩翅和部分拟人化特征。

尽管视觉风格的比较存在一定主观性,但结合科学检测与历史文献,维达莱提出了一个合理的传播路径:尼科洛和马费奥兄弟早年访问元大都时,可能见到被拆卸的唐代青铜雕像,经与相关方协商后,于13世纪将其运至威尼斯。当地工匠随后对其进行了重组和改造,并加上了翅膀,以适应威尼斯的宗教与文化语境,最终形成如今人们所见看到的带翼狮子形象。

维达莱表示:“我们尚不清楚雕像具体于何时、何地被改造,由谁完成,以及何时被放置在石柱上。威尼斯是一座充满谜团的城市,但如今圣马可翼狮青铜像的起源之谜得以揭晓——它来自中国,曾穿越丝绸之路。”

马西莫·维达莱教授在展示研究过程新华社

报道还提及,一位意大利艺术史学家同样认为,威尼斯圣马可翼狮的造型特征与中国汉唐时期的狮子造像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丝绸之路不仅是丝绸和香料的贸易通道,更是艺术观念与技术交流的通道。威尼斯商人在东地中海与阿拉伯、波斯商人相遇,又与中亚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在这种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中,东方艺术完全可能经过数次转译,最终在地中海世界获得新的表现形式。

此前,关于圣马可翼狮青铜像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自本地,也有人推测来自叙利亚或安纳托利亚。尽管承载雕像的石柱确实来自安纳托利亚(今属土耳其),且狮像早在1293年就有修复记录,但其真正起源一直成谜,直至维达莱的这项研究问世。

牛津大学历史学者汉娜·斯科达评价称:“这是一项非凡的发现,揭示出早在数百年前,全球贸易网络就已具备惊人的覆盖范围和运输条件。”

同样来自牛津大学的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表示:“尽管听起来出人意料,但这座狮像来自中国并非不可想象。当我们深入审视那些看似早已熟悉的城市符号来源时,这类跨文化交流痕迹其实并不罕见。威尼斯吸收并融合外来艺术影响的能力,恰恰是这座城市活力与韧性的体现——一只来自中国的狮子,完美融入了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叙事。”

网址:马可·波罗父辈“带货”?威尼斯圣马可翼狮或来自中国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90829

相关内容

圣塞弗罗岛:艺术家献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图)(2)
一场人文的盛宴,记录威尼斯与罗马之行
威尼斯电影节为什么越来越颓?
华人女导演首捧威尼斯金狮
罗马、戛纳、威尼斯,同样的红毯却不同的田永成
球迷必不可少:皇马来中国了,与巨星零距离
特展细读丨威尼斯:向海而生的商业共和国
马达加斯加
马克斯·马蒂尼
西班牙媒体曝皇马双星关系破裂,威尼修斯或成“牺牲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