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接二连三的涉税丑闻引发高度关注。一些网红主播被举报税务违规,账号被封;还有明星小花被曝逃税,不少代言品牌都以删除相关内容作为回应;支付。
上述案件的真实情况还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不过,从公众关注度之高,不难看出大家对涉税问题的敏感程度。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人的义务;监督纳税也是税务机关的职责。公众人物等明星等网络名人备受瞩目,这一群体享受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成就。属于高收入群体,依法纳税的应该是模范。
近年来,娱乐圈偷税漏税的乱象屡屡被曝光,从天价片酬、巧名、阴阳合同,到在税收优惠地注册公司等降低税率、设立个人工作室等,明星的收入异常高且多样化,以及由此出现的各种避税、逃税渠道令人咋舌。更令人震惊的是,过去的所有教训并没有成为未来事件的指南。尽管一些高层明星因税收问题翻车,尽管有人明知税收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但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在后续的涉税事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熟悉的桥段——明明税务机关已经下达了追缴通知,但一些明星在多缴税款、滞纳金等问题上仍然行动迟缓,直到有很多麻烦。城里风吹雨打,我就腼腆地编了出来。显然,有些人对于涉税问题还是抱有强烈的侥幸心理。
事实证明,要以典型案例为契机,继续增强惩治非法偷税漏税行为的警示震慑作用。对于全球而言,高净值人群的税收一直是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不少国家进行了大量探索,也纷纷诉诸“严厉惩罚法”。在美国,不少知名商人因逃税而被罚款、破产。严密的刑法网络的震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我国而言,当前,全社会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敏感性不断增强。 “一旦逃税,将受到严惩”的期望。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不管你有多大的名人,有多少粉丝,你都必须诚实,遵守规则。只有采取多重措施、严格法律、高压施压,让那些跨过红线的人难以前行,才能驱散那些蠢蠢欲动的侥幸心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杜丽
流程编辑:严胜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