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和珅和刘罗锅这两个名字,就想起小时候看的一部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两人在剧里斗智斗勇,俨然一对欢喜冤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和刘罗锅的关系,并不像电视剧演的这样。
刘罗锅的本名叫刘墉,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生于山东诸城,为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和珅,满洲正红旗人,姓钮钴禄氏,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一年刘墉刚中进士。两人年龄相差三十岁,等于相差了整整一辈,刘墉不管资历威望都要比和珅高,而且由于年龄的差距,历史上刘墉和和珅虽然同朝为官其实交集不多。
刘墉与和珅在不在一个级别,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他们的官场职务。
先说和珅,作为乾隆年间最得宠的满洲勋贵,和珅在因贪腐出事前,可谓是恩宠无比,位极人臣。和珅当过的主要官职和荣誉头衔有军机大臣、《四库全书》总撰修官、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理藩院尚书、户部、吏部、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国史官正总裁、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爵封一等忠襄公,另外,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迎娶了乾隆第十女和硕固伦公主,因此和珅还是标准的皇亲国戚。
和珅官至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爵位是清朝最高级别的一等忠襄公(再往上就是郡王级爵位了)。
和珅是满洲贵族出身,而刘墉的家族同样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祖父刘棨曾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乾隆朝的一代重臣。刘墉入仕后在官场上也几多沉浮,历任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内阁学士等职,嘉庆二年(1797年)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嘉庆九年(1805年),刘墉病逝于北京家中,享年八十五岁,赠太子太保。
从官职比较上看,和珅作为乾隆身边的第一大红人,官职一直是稳步上升,且当任的都是朝廷要职,其中六部尚书里面和珅一人就担任过户部、吏部和兵部尚书,和珅所担任的军机大臣含金量极高,刘墉没有在这一职务任过官。虽然两人最后都身居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但是刘墉的体仁阁大学士是在和珅遭到抄家赐死之后,刘墉在和珅生前时候职务最高的官职应该就是直隶总督了(从一品)。
另外,和珅满洲亲贵的身份也要大大优于刘墉的汉人身份,在清朝满汉有别其实尤其明显,和珅在乾隆年间顺风顺水,位极人臣,而刘墉在乾隆时期却经常犯错,乾隆三十年(1765年)刘墉在冀宁道台任上差点因下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墨国库银两,因失查之罪被判极刑,乾隆惜其才而得以免刑。在和珅炙手可热的时候,刘墉被迫违心的“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面对和珅专宠于乾隆,刘墉只好静默自守,不得不曲意逢迎于和珅。
不论权势或是与皇帝的亲密关系程度,和珅都要要胜于刘墉,两人确实不是一个级别的。唯一不同的是,和珅比刘墉小三十岁,却把自己养成了一个巨贪,结果落了个家产抄没,被赐自尽。倒是刘墉,晚年惟好静,以书法为乐,最后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得到了善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