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女财神:扎基拉姆的神秘起源与传说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衍生星球。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女财神,是的,女财神,藏文化中的美丽善良女财神:扎基拉姆。
一起先看看图吧,然后进入主题。
关于扎基拉姆的传说
关于扎基拉姆的传说有多个版本,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下面几个:
第一种:吉祥天母的化身
在藏传佛教中,扎基拉姆被视为吉祥天母的化身,传说她是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女神,手持各种法器,象征着保护和力量。曾经救助了许多人类,并且将佛法传授给了众多的信徒。
扎基拉姆在藏传佛教中被尊为一位重要的护法神,其形象和故事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她面部乌黑、眼睛圆睁、张着大口、露出长长的舌头、手爪还像鸡爪子一样,这种独特的形象使得她在藏传佛教艺术中独具一格。
第二种:乾隆妃子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京城皇宫里有一位美丽的妃子,她因天生丽质、美貌动人而被其他女子嫉妒。这些嫉妒心重的女子合起伙来,用计将她毒害致死。
妃子死后,其灵魂因冤屈未了而始终在皇宫中徘徊不去,一心想要复仇。她的灵魂搅得皇宫上下惶恐不安,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深感忧虑。
乾隆皇帝得知色拉寺切扎仓的高僧正在五台山朝佛,便亲自前去迎请。高僧来到皇宫后,发现了妃子的魂魄并与其交谈,了解了她的遭遇。
高僧将事情原委告知皇帝,皇帝严惩了罪犯,并请高僧为妃子念经超度。
妃子为报答高僧的恩情,表示愿意跟随高僧皈依佛门。高僧本不同意,但妃子诚心所至,一直跟随。高僧最终被其感动,同意带她回拉萨。
然而,在接近色拉寺时,高僧告知她不能进寺,但可以在扎基建一处所,接受当地百姓的供养。
妃子欣然答应,并留在了扎基。高僧回到色拉寺后,将此事告知切扎仓长老。长老听后夸赞大师,并同意为这位汉地女子修建一所小庙宇,塑造其塑像。
从此,她化身为扎基拉姆,被供奉在扎基寺中,成为藏传佛教中重要的护法神和财神。
第三种:汉地女神的传说
扎基拉姆也被认为是来自汉地的女神,她曾经跟随一位西藏高僧回到藏地,并在藏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财神。
在色拉寺扎基修行期间,她得到了财神的加持和庇佑,从此便以财神的身份被藏传佛教信徒供养和崇拜。
扎基拉姆的供奉与祭拜
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色拉寺的分寺,也是拉萨唯一的财神庙。寺庙虽小,但香火鼎盛,反映了扎基拉姆在信众心中的特殊地位。
扎基寺的建立也体现了汉藏文化的交融,扎基拉姆的形象和故事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元素,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象征。
扎基寺的存在对于当地社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社区成员进行社交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扎基拉姆的祭拜仪式和习俗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同时也融入了汉族的元素。
祭拜扎基拉姆时,信众通常会带上白酒、哈达、艾草松叶等供品,这些供品反映了扎基拉姆爱喝酒的传说特性。
扎基寺的祭拜仪式中,僧人会将信众带来的酒倒入酒缸,这一仪式在藏传佛教中较为罕见,显示了扎基拉姆信仰的独特性。
每周三被认为是朝拜扎基拉姆的好日子,信徒们会带上白酒、哈达等供品前来敬献,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此外,按藏族同胞的说法,每周一拜财神、周三保平安、周五求健康。
扎基拉姆信仰与艺术创作
扎基拉姆的形象和传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尤其在唐卡艺术中,扎基拉姆的形象被广泛描绘。
扎基拉姆的唐卡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宗教内涵,成为了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扎基拉姆的形象和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
在唐卡中,扎基拉姆通常被描绘为面目乌黑、怒目圆睁的形象,这种形象虽然凶猛,却蕴含着慈悲与力量,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财富和保护的渴望。
扎基拉姆的唐卡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艺术创作,扎基拉姆的故事和形象得以传承和发扬,对藏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扎基拉姆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扎基拉姆信仰的形成与清代汉藏文化交流密切相关。扎基拉姆被描述成来自中原的神灵,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汉文化对藏传佛教的影响和融合。
扎基拉姆信仰的传播不仅在藏族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其他民族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扎基拉姆作为藏传佛教中的财神,其信仰和形象在藏族人民中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时也为其他民族提供了了解和接触藏族文化的机会,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
#藏族#
举报/反馈
网址:藏族女财神:扎基拉姆的神秘起源与传说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87755
相关内容
扎基拉姆和黄财神的区别行走西藏:拉萨财神庙里堆满酒(组图)(2)
藏族歌手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探秘藏族:一个神秘而多彩的民族
西藏财神之首
神龙兄弟的再度联手:半藏与源氏的新传奇
藏族服饰:展现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奇生物,起源与传说揭秘
在藏地,除了“旦增家族”、“扎西天团”,还有…
揭秘《封神榜2》:多闻天王与黄财神的神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