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著名古琴家林友仁之女、古琴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晨,是在老一代古琴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琴人之一。
林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受家庭影响,从儿时起便有琴韵相伴——一间陋室,一张古琴,三五琴友,陶然其间。在她的记忆里,古琴一直是一门文人的小众艺术,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林晨背着琴囊,穿梭于上海音乐学院家属院时,她琴囊里的古琴还是大众眼里的稀罕物。
林晨演奏《忆故人》
古琴艺术
尽管在大众中流传有限,随着古琴被纳入专业音乐教育,包括林友仁在内的一批古琴艺术家进入高校任教,古琴艺术开始在音乐专业院校中缓慢升温。1995年,林晨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主修音乐学系专业课的同时,她师从古琴艺术家吴文光,并在毕业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事琴学以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就在林晨潜心研修古琴的那段日子里,这门在音乐专业院校中有了一定积淀的古老艺术又迈上了新台阶。
古琴艺术
2003年,古琴艺术成为继昆曲之后第二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大幕的拉开,以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也积极投入古琴艺术的挖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古琴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和古琴展览、音乐会、研讨会等活动。一时间,仅高校中就诞生了上百个古琴社团,琴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古琴爱好者、关注者和传承者的队伍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壮大。
古琴艺术
对于古琴艺术的传承,林晨仿佛有一种琴人特有的淡定与从容:“古琴是一种十分‘固执’的乐器,它的琴弦振动一次,琴音可长达十几秒,这种沉静、节制、中庸的艺术特点以及人们天性和学养的差异,决定了古琴传承的泡沫将被逐渐挤出。真正的琴人会一如既往地遵循自己的节奏,不迎合、不媚俗。”
呗呗:非遗传承真正的践行者,一定也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林晨从初识、了解到读懂古琴的经历,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古琴艺术传承、发展乃至重生的历程。她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事业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她的身上,彰显着一种纯粹的伟大。
百师®人物:第035期
来源:百师®品牌
编辑:呗呗
图片:乾乾
审核:掌上君
©掌上非遗
掌上非遗
让非遗融入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