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音乐会VIP争议背后,商业与情怀的拉锯战

发布时间:2025-09-14 06:08

“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 我卖艺不卖身。 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 ”

52岁的苏有朋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在粉丝超话里气冲冲敲下的这行字,瞬间就炸翻了全网。

那个从小虎队时期就乖巧懂事的“乖乖虎”,《还珠格格》里深情款款的五阿哥,这次竟然直接对着粉丝开怼了。

事情起因于他计划在9月11日生日当天在北京办一场名叫“B-Side限定音乐会”。

门票分两档:VIP票1500元,能优先入场、参与10人合影、拿到亲笔签名海报;普通票911元,就只是看演出的资格。

VIP票数量很少,一开抢就没了。 不少没抢到VIP的粉丝在超话里发声,希望普通票也能有机会合影。

结果苏有朋直接下场回应,不仅强调音乐会核心是音乐,还用上了“卖艺不卖身”这种话,让很多粉丝瞬间寒了心。

有人觉得这话侮辱人:“如果VIP合影不算‘卖身’,那这个比喻就毫无意义;如果算,那设置VIP合影权益的艺人自己又将置于何地? ”

更多普通票观众感到委屈,觉得这种权益设置把“粉丝的情感支持货币化”,明明就是制造“追星阶级分化”。

舆论迅速发酵后,苏有朋在8月29日下午发了长文道歉。

他解释说自己原本是想和粉丝在生日时通过音乐互动,实现“双向奔赴”,但看到部分粉丝强调“没合影就不参与”,心理落差巨大,冲动之下才用了“比喻欠妥”。

他本意是希望粉丝“为音乐而来”,而非只为了“一张老脸”购票。 他还提到,原本发在超话是想和支持者“私密互动”,没想到被公开传播引发误解。

但这番道歉并没有完全平息风波。 很多网友觉得他的道歉声明重点还是在澄清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粉丝的失落。

真正刺痛大家的,可能不是那个不当的比喻,而是艺人团队一边用“合影特权”把粉丝分成了三六九等,一边又反过来批评粉丝不够纯粹。

就像有网友犀利点出的:“既要设置VIP合影权益来实现变现,又要斥责只求合影的粉丝不够纯粹,是不是有些又当又立? ”

苏有朋这些年其实多次提到希望粉丝关注他的作品而非外貌,比如在采访中就说过“不要只为我的一张老脸来”。

这次事件也反映了他对“粉丝经济过度商业化”的反感。 作为初代偶像,苏有朋曾因“学霸”、“乖乖虎”的人设承受巨大压力,多次尝试撕掉标签,比如休学、转型做导演。 这次言论其实也延续了他反抗商业化捆绑的一贯风格。

但有的观点觉得,如果他能更明确地解释“体力有限,仅VIP可合影”,事情可能就不会闹这么大。 像其他歌手,比如苏运莹,也有过类似规则但并没引发争议。

这次风波也让人想起其他类似事件。 比如不久前陈奕迅团队也因CD音质问题怼了粉丝,特别用简体字回应,引发了不满。

苏有朋这事被网友和陈奕迅事件联想到一起,觉得艺人团队对大陆粉丝好像有点偏见。

尽管争议不断,9月11日的音乐会据说还是会照常举办。 苏有朋在道歉长文末尾还宣传了新单曲《与你》,呼吁大家关注音乐本身。

这场风波看似是因“措辞”而起,实则揭示了当下演艺生态的尴尬现实:当情怀遭遇商业,当音乐邂逅市场,艺人与粉丝之间那种“被听见”的双向奔赴,究竟该如何维系?

苏有朋的道歉可能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关于艺人权益分级、粉丝文化异化与情感商业化的争论,恐怕远远没有结束。

#热问计划#

举报/反馈

网址: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音乐会VIP争议背后,商业与情怀的拉锯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84372

相关内容

苏有朋北京音乐会风波,'卖艺不卖身'言论惹众怒
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明星、粉丝与商业的三角纠葛
苏有朋因“卖艺不卖身”言论道歉 音乐本质与粉丝服务的拉扯
苏有朋道歉:“卖艺不卖身”风波背后的偶像困境与粉丝经济暗涌!
苏有朋发文回应音乐会抢票争议:我卖艺不卖身
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一句气话炸出多少追星真相
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艺人如何在艺术与商业间寻找平衡点?
苏有朋道歉后真相反转“卖艺不卖身”,竟藏深意?
为何苏有朋道歉?卖艺不卖身言论引爆粉丝怒火风波
苏有朋“卖艺不卖身”:明星尊严与饭圈文化的正面碰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