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挥泪斩王腾,小米还能延续塌房的企业IP策略吗?

发布时间:2025-09-12 21:56

  (来源:私域商业观察)

  十年间七连跳升职,大厂明星高管却因一张截图把自己送出局。

  9月8日,在苹果发布新品前夕,国产手机品牌小米经历一场人事大震动。内部一封辞退邮件,宣告Redmi市场部总经理王腾的职业生涯终止。

  雷军挥泪“斩了”王腾。

  邮件措辞严厉,指明王腾是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而被清除。

  作为始终处于流量焦点的企业,又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与此同时,王腾的社交账号被火速清空小米认证内容,抖音、快手账号也遭封禁。

  被辞退后的王腾,尽管在辟谣关于“收取巨额利益”传言时强调“没有违法行为,但有失职行为”,但被小米剥离的事实已无可逆转。

  这个拥有微博170万、抖音近300万粉丝的高管,从小米流量矩阵的顶梁柱沦为“弃子”,仅用了不到24小时。小米以极为高效而残酷的方式,与自己的明星员工进行了切割。

  从雷军到卢伟冰再到王腾,小米一度倚重“高管IP化”的战略,将品牌人格化和传播流量化推向了极致。

  如今,王腾的离场,不仅撕开了小米高管IP化战略的裂缝,更让外界重新审视企业高管个人IP的致命诱惑与风险。

  那么,这个有着「小米大帝之姿」称号的高管KOL,是怎么练成又怎么陨落的?

  身穿同事送的“谨言慎行”T恤的王腾

  在高管IP塑造上,小米几乎可以称得上国内企业的先锋,而雷军是小米高管IP化的起点。

  早年企业传播还停留在发布会照本宣科念稿时,雷军就以“Are you OK”的鬼畜视频,变身“网红顶流”,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

  他打破了企业高管固有形象,以真实甚至略带“笨拙”的亲和力,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而个人IP的流量价值,也直接转化为品牌认知度与用户黏性。

  雷军把路蹚出来后,行业内模仿者如潮水涌来。被网友戏称为“余大嘴”的华为余承东,以及理想汽车那位兼具老板和产品经理角色的李想,都多次通过自己的IP输出,点燃市场期待,建立起用户对品牌的独特信任。

  小米内部,也将这一策略系统化推进。在雷军之后,卢伟冰、王腾等人陆续被推至台前,形成极具辨识度的IP三人组:雷军塑造了“劳模”形象,卢伟冰主打“硬核技术派”风格,王腾则以“产品科普达人”的定位深入人心。

  这套玩法有多灵?

  这个IP矩阵为小米带来丰厚红利。2024年小米SU7发布会前,雷军单条短视频点赞量破百万,直接带动预售订单增长;而卢伟冰和王腾的一条微博,也都能带动小米系列产品的流量和销量走向新高峰。

  这次事件的主角王腾,是这套打法下的代表性人物,但比起两位大佬领导,风格更显张扬,在社交平台活跃、直给,擅用年轻人熟悉的梗和传播方式。

  在操盘Redmi的运作中,某种程度上,他既是企业高管,也是品牌安排在民间的话术代理人,更是流量的直接受益者。

  比如,针对十分精通技术参数的用户粉丝,王腾化身为资深数码博主,挤牙膏式发放“预热”信息,成为了品牌跻身市场前列的“流量密码”,自己也逐渐积累起百万量级的粉丝。

  王腾曾经的光辉,和自身的工作能力密不可分。在小米的九年,有着一段从草根员工逆袭为高管的精彩履历。

  今年38岁的王腾,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加入小米之前曾在OPPO担任产品战略经理,还自称“米黑”。随后获得雷军的高度赏识而进入小米,成为雷军的爱将。

  在小米轮岗期间,王腾展现出很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河南小米分公司一路走高。在这段被调侃为“发配”的经历,王腾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成为Redmi品牌掌舵人后,王腾凭借产品规划和市场运营方面的能力,成功推动品牌成为市场爆款,出货量突破10亿台,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地区。王腾也因此在内部获得“六边形战士”称号。

  在短短几年,王腾就获得多达7次重大升职,距离最高层仅一步之遥,成为小米和雷军寄予厚望的新星人物。

  然而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王腾此次的“翻车”,恰恰就源于他过于依赖自己熟悉的流量逻辑。

  具体泄密小米没有明说,但是从王腾一贯的网络印象看来,问题很可能出现在他的社交账号——他屡次在社交平台以隐晦的方式(暗语、图片)释放新品信息,甚至和网友互怼,获得了粉丝的大规模追捧。

  这种策略的效果显而易见,它降低了品牌的传播成本,赋予了品牌鲜明人格,尤其适合小米所面对的年轻、以网络为主要活动场景的消费群体。在这种模式下,高管成为了销售转化的重要推力。

  不过,这种手段逐步模糊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边界,王腾此前就因“说漏嘴”付出过代价。

  早在2022年,他因提前泄露Redmi K50发布时间,被公司判定为二级泄密,受到取消晋级和扣除奖金的处分。小米公关部负责人也多次提醒他注意保密,雷军也曾公开调侃提醒其“动不动就泄密”。

  但显然,在粉丝的欢呼与平台的流量反馈中,王腾的“大嘴巴”的人设已不断强化,最终还是越过了雷池。

  实际上,所谓“泄密”与“利益冲突”,往往不只是信息提早曝光那么简单。在高度竞争的电子消费行业,高管的言行关联着供应链价格、股价、竞品节奏、渠道备货等系列问题,事关商业生死。

  王腾的离开,让他个人付出了职业生涯终止的代价,企业也对“切割”高管IP付出成本。其中明显的一点就是,王腾所承载的品牌人格化资产和用户联结将进入一段“真空期”。

  通报后,雷军的微博下不乏为王腾“求情”的声音,但公司折叠了相关评论,显示出小米不让舆情干扰公司治理的决心。

  曾经风光的小米第三人,在黄金年龄黯然离场,令人唏嘘。

  但归根结底,王腾“失职”在于没有分清预热和泄密的界限,并将个人IP置于企业规则之上。

  小米打造的高管IP矩阵,本质上是一种依托真实与亲近感的私域运营策略,成功为企业积累了庞大的私域流量,积累了用户信任从而换来了企业增长。

  但也需要警惕的是,高管IP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企业形象。一旦个人IP崩塌,信任危机将直接冲击企业声誉。

  小米这次果断“斩杀”违规高管,虽有短期阵痛,从长期来看,实则是建造健康企业私域的必要。

  在人人皆媒、流量为王的时代,将高管推到台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小米多年来尝透高管IP化带来的传播红利和用户忠诚度,经此一役,小米想必会成立更为严格的“造星”和“管星”机制。

  那么,你认为小米还会再造一个“王腾”吗?评论区说说。

  记录中国商业进化史,推动共识性品牌崛起

  关注《私域商业观察》,关注中国品牌崛起

  在数字中国新起点,掌握 AI+MarTech 精准营销,是CMO、CGO、CDO们的挑战和使命!

  CGMO大湾区俱乐部,凝聚前沿营销力量:

  ✅趋势解码:直击数字时代营销风向,拆解行业报告核心洞见;

  ✅实战破局:剖析头部案例落地路径,揭秘精准获客、转化的实操逻辑;

  ✅策略共创:聚合创新思维,碰撞品牌增长新解法;

  ✅人脉链接:高端圈层深度交流,打通资源对接通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雷军挥泪斩王腾,小米还能延续塌房的企业IP策略吗?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8988

相关内容

小米爱将泄密“失街亭” 雷军挥泪“斩”王腾
每经热评|小米爱将泄密“失街亭” 雷军挥泪“斩”王腾
雷军挥泪“斩”王腾,小米爱将泄密“失街亭”,大厂正风肃纪“拼牙口”
抖音涨粉600多万,“IP正确范本”雷军带领小米高管“闯”抖音
从乔布斯到雷军,企业家IP打造方法论
雷军会被流量反噬么?公关老炮:小米围绕个人IP做流量,风险极高
雷军送张颂文小米SU7汽车:策划的营销,还是挚友对话?
王腾翻车,给“网红”雷军敲响警钟
小米新2号人物:除了卢伟冰,雷军还有别的选择吗?
十字路口的周鸿祎,还能追上雷军背影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