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选角争议再起:流量明星能否撑起好口碑?网友分成两派激辩

发布时间:2025-09-12 21:51

近几年,国产剧的选角风波一波接一波。刚开机的新剧《云中行》又把“流量演员到底能不能演好主角”这个老话题推上热搜。有观众直言:“颜值高没用,角色不贴脸就是出戏!”也有粉丝力挺偶像:“人气演员自带关注度,对作品是加分项。”围绕这场争议,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到底谁说得更有道理?

“看脸”还是“看演技”?国产剧选角陷入死循环

翻开2025年新片单,不难发现各大平台依旧青睐当红小花、小生。不管是古装仙侠还是都市情感,大IP项目总爱找那些自带热搜体质的明星站台。表面上,这种操作确实让项目未播先火、话题不断,但真的对作品质量有帮助吗?

以最近讨论度极高的《云中行》为例,该剧女主由某顶级流量担纲,一公布阵容就引发大量吐槽。“她长相太现代了,怎么都不像个古代大家闺秀。”“男主演技一般,全靠滤镜和特效撑着。”类似声音在社交平台刷屏。根据2025年《中国娱乐产业发展报告》,去年前十名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里,有七部主演都是现象级网红或偶像出身。这组数据说明什么?资本和市场依然相信“流量即生产力”,但观众买账吗?

业内人士透露,大制作团队之所以频繁启用流量艺人,是因为他们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能够直接转化为初期播放数据,为投资方规避风险。但这种做法也埋下隐患——剧情、人物塑造很容易被忽略,只剩下各种营销套路轮番轰炸。

实力派与新人夹缝求生,“贴脸感”成稀缺资源

当然,也不是所有观众都拒绝新鲜面孔。一些专业演员凭借过硬实力和高度契合角色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例如去年的爆款悬疑剧《暗夜微光》,男女主均为科班出身且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帅哥美女,却因自然真实的表演收获无数好评。《娱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该类现实主义题材在豆瓣评分榜前五名占据三席,可见大众对于内容本身与人物适配度越来越挑剔。

但问题来了,新人或者资深戏骨想要获得头部资源并不容易。一方面制片方怕冒险,更愿意押宝知名度高的人气艺人;另一方面,即使少数新人杀出来,也常常被冠以“丑拒”“路人甲”等标签,被舆论压力裹挟着走向边缘化。这种恶性循环,让真正适合角色的人才反倒成为稀缺品。

观众审美升级,“千篇一律”的偶像脸还能走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年轻受众对于影视作品要求早已不是几年前那套标准。“只要帅就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弹幕里最常见的话题变成了——这个角色是不是够真实、有层次、有烟火气?回想一下,从2018年的《延禧攻略》到2024年的《漫长的季节》,那些能引发全民讨论的大热作,无一不是靠扎实故事和立体人物圈粉,而非单纯拼颜值或炒CP。

今年行业白皮书提到:超过65%的95后用户表示,看电视剧时更关注剧情逻辑、细节打磨以及演员对原著神韵还原程度(来源:《中国娱乐产业发展报告·2025版》)。这说明市场正在悄然变化,如果创作者还沉迷于复制粘贴式造星,很可能会被日益挑剔的新生代淘汰。

理性追星与健康审美:别让资本牵着鼻子走

其实每一次关于选角的话题背后,都藏着整个行业生态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看到喜欢的小花小生闪耀荧屏,但更期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用真诚赢得认可,而不是靠包装取巧。如果说曾经大家愿意给新人机会,那现在则需要全行业共同推动健康竞争机制,让真正懂戏、会演、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获得舞台。而作为普通观众,我们既可以表达喜好,也应该保持独立判断,不盲从、不跟风,用票房和口碑投票,为优质内容保驾护航。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国产剧未来该如何平衡商业考量与艺术追求,是继续押宝流量明星,还是大胆启用更多实力派新面孔?#头条娱乐评论# 关联‘2025 影视综热门榜单’百科词条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网址:国产剧选角争议再起:流量明星能否撑起好口碑?网友分成两派激辩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8966

相关内容

《将门独后》爆选角争议,流量明星扛不起权谋剧了?
《酱园弄》评分仅5.9,明星阵容能否挽回口碑争议?
人民网:《《猎毒人》播出后口碑却一路下滑 谁把“实力派阵容”用成了“流量明星”》
娱乐圈“反转名场面”:当流量明星遇上口碑争议,谁才是赢家?
《小巷人家》选角争议:流量演员如何影响品牌与口碑?
国产剧支棱起来了?开年爆款《狂飙》没有一个流量明星,但口碑收视一路狂飙
影视明星大咖纷纷“下凡” 实力派撑起网剧一片天
邓为首部男主剧口碑大起底,能否打破质疑成功“飞升”?
明星+流量=票房惨败?口碑产品的春天到了!
流量明星“抬剧”能力被高估?高性价比的新人成网剧崛起最大受益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