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备受国际明星追捧,泡泡玛特为何能在全球获得成功?
6月8日,根据实时的福布斯富豪榜,泡泡玛特创始人、1987年出生的王宁以203亿美元的身家取代了牧原股份的秦英林,成为了河南新首富。
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在今年年内飙升。截至6月10日,泡泡玛特在港股市场上的股价,已于年初的约89港元上涨到262港元,涨幅接近190%。资本市场中如此优异的成绩,自然也吸引了全球投行的关注。德意志银行将泡泡玛特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20-25%,目标价提升至303港元,摩根大通也预计其海外销售额在2025年同比增长152%。如此看来,泡泡玛特的火爆,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泡泡玛特为什么会如此爆火,它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吸引如此多的消费者呢?
潮流玩具市场的领导者
潮流玩具行业是国内新兴的消费领域,近年来行业扩圈效应明显,泡泡玛特便是行业的领军企业。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最初是一家潮流杂货铺,到2015年代理日本角色玩偶Sonny Angel后,逐渐定位成为潮流IP公司。
泡泡玛特核心业务便是围绕知识产权(以下简称IP)的孵化与运营,以及相应潮流玩具文化推广及产品销售。从2024年报中可以看到,泡泡玛特的主要产品种类,包括手办、毛绒、MEGA(收藏级潮流玩具)以及衍生品等品类。
泡泡玛特曾经披露过公司比较具体的用户画像。公司75%的核心用户为女性,58%的用户在30岁以下,其中有90%的用户月收入在8000元到20000元之间。泡泡玛特的主要用户并非儿童,产品更偏向于成年人玩具的定位。再加上名人效应带来的时尚和轻奢感,因此,公司的用户群大多是年轻、高消费能力且热衷分享与展示的年轻人。
说起泡泡玛特的明星IP,就不得不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肆追捧的、被摩根大通誉为“下一个Hello Kitty”的THE MONSTERS系列Labubu。
Labubu长相有些怪,用年轻人的审美来看有一些“丑萌”,初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爆火的元素。然而,从2024年4月开始,泰裔的韩国顶流女团成员Lisa在社交媒体频繁晒出Labubu的照片,引发了她上亿粉丝对这个形象的关注。在这之后,泰国公主又拎着挂有Labubu的爱马仕出席了巴黎时装周。
在这两大时尚界名人的隐形“带货”之后,Labubu瞬间火爆了泰国乃至东南亚市场。而随着贝克汉姆、Rihanan等欧美明星纷纷将其当作潮流配饰,Labubu也一路火到了欧美市场。现在,Labubu已经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引发狂潮。泡泡玛特的洛杉矶门店凌晨三点开始排起长龙,伦敦门店因为抢购Labubu引发混乱斗殴,限量款价格更是被炒到天价。可以说,目前的Labubu,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顶流IP之一了。
泡泡玛特的旗下可不只有Labubu,还有着很多在年轻人中爆火的玩具品牌,比如傲娇的小画家Molly,纯真的爱哭包Crybaby等等。任何一款都会在年轻人圈子中形成自己的流行文化符号。泡泡玛特强大的IP运营能力可见一斑。
而在这背后支撑泡泡玛特的软实力,则是公司在全球签约的充满创意的设计师们。例如Labubu是香港设计师龙家升的系列作品,泡泡玛特在2019年签下了IP授权之后,便全力开发高品质的玩具。通过这些独特的艺术化设计,精准地切入了目标群体的审美。再加上泡泡玛特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从跨境电商到海外线下市场,再到直营门店的扩张,最终完成国际市场的布局。可以说,泡泡玛特的成功绝非侥幸,而是多元且成熟的经营策略,最终让这家公司成为了潮流玩具市场的主导者。
独特的“无内容IP”
在投资者的眼中,泡泡玛特已经可以和迪士尼、三丽鸥、万代南梦宫等等全球IP巨头平起平坐。尤其是坐拥世界第二IP “Hello Kitty”的三丽鸥,和泡泡玛特的角色设计思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泡泡玛特曾经为旗下的Molly推出过定格动画,也推出过《梦想家园》等手游来拓展旗下人物的世界观,不过大多不温不火。而最终流行起来的,则是以Labubu为首,由形象推动,弱化故事性的“无内容IP”。
过去的角色形象大多是通过讲故事来塑造的,无论是动漫、游戏还是影视剧集,都是呈现一段完整的剧情,然后让角色在故事中鲜活起来,进而获得读者和观众们的喜爱,俗称“立人设”,宝可梦系列和迪士尼大多数的角色都是如此。而泡泡玛特和三丽鸥塑造角色手段与它们有所不同。Labubu有漫画故事,但非常不知名;Hello Kitty甚至连故事都没有,它们的火爆,只与角色形象有关。
不提供背景故事,只通过设计传递情感,让角色的情绪共鸣超越叙事,让视觉符号代替内容的衍生。
这种反常规的角色塑造方法,在年轻女生中反而很有市场。本身Z时代(95后)年轻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有着强烈的反传统和解构的倾向。有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被创作者强塞给自己的故事,而是喜欢靠自己为角色编造一段故事,自由赋予其情感意义,也就是年轻人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或者说“二次创作”的文化。
例如Labubu,拟人化的形象本身就很容易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寄托,如何自己打扮Labubu在社交媒体上是一个非常火的概念。例如,在美国市场,Labubu会被贴上彩色假睫毛,或者是被各式的彩妆产品更换皮肤和毛色,甚至会镶上西海岸rapper风格的水钻。不少年轻人也会给自己打扮后的玩偶起一个不一样的名字。在这些自发创作和病毒式传播中,人们也会对这个形象投入更多的感情,也会进一步推动IP的火爆。
直击人性弱点的盲盒经济
说到泡泡玛特,自然不得不提起公司核心业务模式的盲盒经济。
虽然泡泡玛特和三丽鸥都是依靠无内容IP和女性市场获得商业成功,但这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三丽鸥的商业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他们在日本国内的产品销售上主要依靠自营周边产品,在海外则主要依靠IP的授权、联动。在IP的运营上,他们更强调增加用户与角色、商品和服务的接触,让自己的产品可以被更多人接触到。
而与三丽鸥不同,泡泡玛特的销售策略,则是完全以盲盒作为主导。
所谓的盲盒,和日本的福袋、扭蛋文化类似,是以“不确定性消费”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预知盒内具体商品,通过随机性来刺激消费行为。盲盒这种接近于抽奖的销售模式,其实有些类似手机游戏的“抽卡”,有一些博彩的乐趣在里面。泡泡玛特的商品价格在定价上略高,但又不会贵到需要用户群咬牙消费,再加上盲盒中往往会有稀有款、限定款,比如Labubu的隐藏款抽中概率不到1%,这种类似于中大奖的感觉,也能让用户在开盲盒的过程享有最大的情绪价值。
泡泡玛特的盲盒系列中,往往每个系列内都能抽到众多不同的版本,再加上盲盒这一销售模式所天然带来的稀缺性,会让用户产生交换和收集的需求。而抽到隐藏款的用户,往往也会有对外展示的分享表现欲,满足社交上的虚荣心。
无论是交换、收集还是炫耀,这些交流的需求往往会吸引类似的同好,进而形成特有的小圈子。这种共同爱好,在缺乏现实社交的网络世代也容易形成共鸣,为用户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独特的身份认同,也可以推动IP快速传播。
而在盲盒经济的基础之上,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泡泡玛特庞大的回收市场。盲盒周边的二次回收市场,有点类似于日本柏青哥店的兑换机制。
日本的柏青哥是一种弹珠游戏机,玩游戏时若是可以操控小钢珠落到指定位置,那么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钢珠作为积分。其实柏青哥本质上就是一种赌博机。但是由于日本禁止赌博,所以玩家只可以用现金单向兑换小钢珠,而不能拿赢来的小钢珠变现,因此这种游戏机并没有触犯日本的法律。
然而,小钢珠可以用来在店内兑换奖品,而在游戏机店以外不远的场所,往往会有非官方渠道的人负责现金出价来回收这些兑换的奖品。这种回收的机制,变相地让玩家可以将赢来的积分兑换现金。
泡泡玛特的回收市场也是一样。首先要强调的是,泡泡马特官方明确反对黄牛、代拍等业务,并且也没有参与到二级交易中。然而,泡泡玛特一直在控制商品的在外投放的数量。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泡泡玛特的商品在市场上的投放数量大约是需求量的70%到80%。再加上之前提到的隐藏款等数量稀缺的款式,部分商品在黄牛市场中甚至会达到标牌30倍的溢价。
官方造成的商品稀缺必然形成非官方市场的商品流动,庞大二手市场的流动性,也能让商品有一个不同于标牌价的、可以随时变现的定价。这种可以间接变现的手段,在事实上也推动了官方市场的火爆。也难怪有人会将泡泡玛特的商品戏称为“年轻人的塑料茅台”。
写在后面
在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了惊人的130.4亿总收入,同比增长106.9%,毛利率提升到66.8%,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球化的战略也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占38.9%,增长近10倍。泡泡玛特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随着AI等新科技的普及,过去那些有创意但缺乏技术的人也获得了创作的机会。文娱市场的活跃程度已远非过去所能相比。在实体经济逐渐不景气的当下,泡泡玛特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充分调动了用户,也为市场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但不得不提的一点,目前的泡泡玛特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网红经济。这一波爆火,是明星效应、时尚潮流和社媒传播共同推动的,先从东南亚市场获得了扩张增量,随后又在欧美市场获取品牌力,最终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功。但目前Labubu的火爆,明显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在潮玩市场上,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变化迅速,尤其是基于短期流行文化的产品,其生命周期可能相对较短。作为无内容IP的代表,Labubu没有官方故事做依托,用户自发的二次创作/自行打扮更容易在热度消退后被湮没。官方能否顺利引导这股角色IP热潮,让系列角色可以长红下去,也要看泡泡玛特未来如何把握了。
关于IP运营和盲盒经济,其实可以聊的东西很多。比如与“无内容IP”相对,“内容IP”的创作者任天堂和迪士尼等,便是以故事性和世界观构建作为其商业模式的基础,在运营逻辑上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再比如盲盒经济,本身诸如扭蛋这类抽奖类商品,最开始发源于美国,之后又在日本发扬光大,而现在泡泡玛特这个盲盒经济的大玩家重塑了亚洲市场,又反哺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诸如此类延展出来的话题,碍于篇幅所限,就不在此一一展开。我们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对IP运营与潮玩市场这两大新兴的行业进行系统的梳理。
举报/反馈
网址:Labubu备受国际明星追捧,泡泡玛特为何能在全球获得成功?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6808
相关内容
Labubu备受国际明星追捧,泡泡玛特为何能在全球获得成功?泡泡玛特又出爆款 LABUBU成为年轻人社交新纽带
泡泡玛特造星,LABUBU登顶
泡泡玛特再创历史新高!Labubu将成为下一个全球超级IP?
泡泡玛特的 Labubu,为什么成为了奢侈品百货的「断货王」?
LABUBU引爆全球潮玩市场,泡泡玛特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Labubu效应”引公募追捧,不仅泡泡玛特,基金经理还看好这些新消费标的!
Labubu效应引公募追捧,不仅泡泡玛特,基金经理还看好这些新消费标的
LABUBU爆火启示录:泡泡玛特的IP炼金术
LABUBU爆火全球!泡泡玛特潮玩之王引万人排队,明星纷纷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