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深夜发声,严厉抨击香港人气明星姜涛,胖得像猪排却称巨星
【流量与实力的直接对抗】
王晶的怒气可不是随便发发的。当姜涛的粉丝把铜锣湾变成了“姜涛主题公园”,而男团MIRROR的演唱会门票居然炒到了万元一张,老一辈的艺人感受到的却是香港娱乐圈的魔幻现实。他们看到,一个选秀出道的新人,三年间居然胖成了“煤气罐”,舞台上假唱、事故频发,竟然还是稳坐顶流的位置。而刘德华已经61岁了,依然保持着八块腹肌,郭富城在唱跳后还加练两个小时,这样的真功夫反而被视为“过时的东西”。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数据一对比就看得清楚:姜涛有20多个代言,但某运动品牌刚签了半年就悄无声息地撤掉广告,那些粉丝刷单制造的假象一戳就破。再看看王晶去年监制的《天龙八部之乔峰传》,投资了2个亿,结果票房却才3800万;而姜涛主演的《阿妈有咗第二个》,成本才800万,竟然靠粉丝包场赚了3000万。这场“劣币驱逐良币”的闹剧,真让那些认真创作的人感到无奈。
从昔日的四大天王,到如今的“普男顶流”,审美真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迁。曾经那些高颜值、气场强大的偶像,如今被一些普通男生所取代,大家的追捧似乎渐渐偏向了更接地气的形象。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粉丝的选择上,更反映了当代人们审美观的偏好,简单、真诚的外貌或许更能引起共鸣。到底是潮流在转变,还是我们对美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呢?
香港的黄金年代无疑是亚洲审美的标杆,张国荣为了《霸王别姬》硬是花了半年时间苦练普通话,梁家辉则为了角色增重26斤后又迅速瘦下来,那可是拼了命才成就的巨星时代啊!如今看看这些所谓的新顶流,像姜涛就被嘲笑“大饼脸,靠刘海遮丑”,卢瀚霆跳舞时更是被形容“关节生锈”,还有柳应廷被调侃成“港版韩红”。就连王晶都忍不住讽刺:“二十年前的伴舞都比现在的顶流强十倍!”
这种审美的差距早就有迹可循。以前的港姐选举可是豪门女婿的挑选平台,朱玲玲、邝美云等“人间富贵花”那可真是撑起了香港的审美权威。现在的“姜涛现象”却揭露了扭曲的生态:有中学生为了给偶像应援竟然偷偷刷父母的信用卡,粉丝们还组建“护卫队”专门人肉那些批评者,这跟梅艳芳粉丝当年自发参与慈善活动的良好氛围简直是天壤之别。
娱乐圈的“慢性自杀”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厚的集体幻觉。大家在镜头前光鲜亮丽,实际上却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焦虑。那些光环之下的明星们,为了形象和人气不停拼搏,有的甚至在心灵深处逐渐迷失。我们常常看到某些艺人为了保持外貌,开始走上了偏激的道路,最终难免遭到悲剧的结局。与此同时,粉丝们对偶像的崇拜已经超出了理智的界限,往往选择闭眼去迎合那些虚幻的完美形象。这种狂热的追捧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偶像的依赖,还有对现实的逃避,仿佛在营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这样的状态,长此以往,难免会导致一种集体性的无形危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被忽视的心灵健康问题。
当王晶问“香港观众是不是睡得太死”,实则是在为行业的信仰破灭操心。那些前辈们把“戏比天大”的精神铭刻在心,刘德华为了拍《失孤》在烈日下脱皮,张学友57岁依然连开233场演唱会。对比看看,某些新生代艺人,拍戏用个替身算是尽责,假唱已成常态,流点汗就上热搜,搞个“努力人设”。这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更让人担忧的是创作链的崩溃。TVB黄金时段的剧集收视率降到了15点以下,2023年的颁奖礼还被讥讽成“乡镇联欢会”。曾经培养出梁朝伟的造星机制,如今却沦落到靠数据工厂批量生产“快餐偶像”。就像乐评人耳帝所说:“香港娱乐圈正在用滤镜和修音制造出一种集体幻觉。”
举报/反馈
网址:王晶深夜发声,严厉抨击香港人气明星姜涛,胖得像猪排却称巨星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5721
相关内容
王晶痛批香港顶流姜涛:立即退出娱乐圈!香港娱乐圈的面具,被揭开了?当69岁王晶怒怼26岁顶流姜涛!
王晶炮轰香港顶流姜涛:滚出娱乐圈!
王晶痛斥香港人气歌手姜涛:身材肥胖唱功差,求你退出娱乐圈吧!
导演王晶凌晨发文,痛批香港顶流男星:人胖歌差!
69岁王晶凌晨发飙,大骂香港顶流姜涛:肥且无才
王晶批姜涛引港娱代际之争
王晶炮轰姜涛事件全解析:香港顶流明星为何引发娱乐圈地震?
69岁王晶深夜怒斥,直言香港顶流姜涛:肥无才,滚出娱乐圈!
王晶批评姜涛:香港娱乐圈的变革与旧势力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