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某凡到许凯:明星律师函为何沦为“狼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11 08:32

当"会拍摄的百晓生"在微博爆料许凯"长期聚众赌博"时,欢娱影视的律师声明几乎以教科书般的速度登场——"与事实严重不符""已取证追责"的表述,与三年前吴某凡工作室声明中的措辞如出一辙。这种熟悉的危机公关剧本,让网友的评论区出现高频质疑:"这次是真的要告,还是又一场'律师函警告'?"

image

律师函的舆论战:明星危机公关的标配

梳理近年娱乐圈事件可见,律师函已成为明星应对负面舆情的标准动作。从吴某凡"都美竹事件"中坚称"已报案"的声明,到蔡徐坤工作室对"未成年交往"传闻的"追究法律责任",再到许凯方此次强调"名誉权侵权"的回应,其核心功能往往在于舆论施压而非真正启动法律程序。

image

法律界人士指出,明星律师函通常包含三大固定话术:强调"不实信息"的定性、承诺"已取证"的程序正义、要求"删除内容"的即时效果。这种模板化操作能在短期内形成舆论威慑,但据统计,超60%的明星律师函最终未进入实质诉讼阶段。

文字游戏背后的法律真空

对比司法机关的判决书与明星律师函,可发现关键差异。当律师函声称"指控失实"时,这仅代表委托方单方主张,与《刑事诉讼法》中"不构成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本质区别。许凯声明中反复出现的"据委托方陈述"措辞,实际上构成了法律责任的缓冲带。

image

更值得关注的是声明中的责任规避话术。北京某娱乐法律师解释:"'将追责'不等于'已起诉',前者是未来时态的法律可能性,后者才是进行时态的法律行动。"这种文字游戏导致公众容易将"律师函警告"等同于事实澄清。

聚众赌博指控的法律边界

刑法303条规定,构成赌博罪需满足"组织3人以上+抽头渔利5000元以上"等要件。谭敏涛律师分析指出,若爆料属实且经警方查证,许凯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当前声明仅否认"名誉权侵权",而非直接反驳赌博行为本身,这种策略性应对加剧了公众疑虑。

东阳警方"已此事"的回应与声明形成微妙对照。法律程序与舆论场的不同步,恰恰印证了律师函作为危机公关工具的本质——它更多服务于舆情降温而非事实澄清。

重建公信力:明星声明的出路

要打破"狼来了"效应,行业需建立律师函备案公示制度,强制披露后续法律进展。媒体与公众则应区分"法律威慑"与"事实认定",警惕将单方声明等同于真相。参考国外案例,如某明星直接公布监控录像自证清白,或许比模板化律师函更具说服力。

理性吃瓜的法治底线

许凯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警方通报才是权威信源,律师声明只是单方陈述。在司法结论出炉前,既要避免"有罪推定"的舆论审判,也要警惕对明星声明的无条件采信。真正的法治精神,在于让法律的归法律,舆论的归舆论。

举报/反馈

网址:从吴某凡到许凯:明星律师函为何沦为“狼来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5090

相关内容

吴某凡事件后,明星扎堆发律师函:律师函有什么用?|法律顾问
吴亦凡让律师函“失灵”,明星维权还得靠报警?
发律师函、律师声明or报警,明星应该如何应对诽谤?
韩红御用大律师唐兴华,写出了教科书式的明星公关律师函!
收到明星律师函怎么处理
吴亦凡牵连8位艺人,3人报警2人发律师函,编剧:圈内知道还有谁
明星发律师函的九大 “避雷” 招式,你知道吗?
【微普法】明星维权能否随意发律师函?明星扎推报警是浪费警力吗?详细解答!
吴佩慈与纪晓波的律师函背后:这场风波的真相是什么?
“律师函警告”:危机公关中的明星声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