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中巫、祝、宗、史关系辨析
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必然逃不了对“巫、祝、宗、史”的研究,先秦文献中大都含有巫、祝、宗、史的记载,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又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个辨析。
巫的产生
上古时期,先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为了生存、发展,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于是开始了神鬼的时代,亦即巫的时期。巫作为氏族首领和部落大祭司,掌管一切神人之事。
巫的分化,史的产生
随着国家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巫内部出现了分化:分为掌管天上之事的神职人员,和管理人间世俗之事的史官。《国语·楚语下》记载:“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职。……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浸渎,是谓绝地天通。”
巫、史虽皆能通鬼神,但各有偏重,巫着重鬼神、歌舞音乐、医治疾病等;史偏重人事,观测天象、熟悉旧典等。《尚书》之《金滕》、《洛诰》、《顾命》等篇,皆有史、太史掌书册的记载。《周礼·春官》中更是把史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天官亦有女史,掌管图书、文件等事。
后来史官脱离了巫,且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与巫地位下降不同,史在中国古代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先秦文献中,巫、史常联用,如“巫史”、“史巫”。前者偏重于史,后者偏重于巫。
巫早于祝,祝早于宗。
祝、宗都是巫祭的一种,既是祭祀行为,亦是祭神鬼的人。但祝的范围要大于宗,时间要早于宗。
祝,是巫的一种,也是上古祭祀时司礼仪的人,偏重于掌管祈福。常与巫祭意思连用。
宗是在姓名产生之后,专掌祭祀典故之小者。《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祀有事。”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盛行,人们宗族观念比较浓厚,宗与祝略有不同,其主要职责往往与宗庙祭祀有关,即通过宗礼加强宗法姓氏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史官、宗的地位一直显赫,巫、祝在后来的地位逐渐下降,沦入末流。
交泰殿与易经的渊源
苏轼的名字与其命运的关系
鹳鹊楼居然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先秦文化中巫、祝、宗、史关系辨析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73562
相关内容
先秦文化中巫、祝、宗、史关系辨析数千年的巫道之谜:有人说它是宗教起源,也有人认为道教源于巫道
劳格文: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宗教
山水何以成为中国文化之象征?|评巫鸿《天人之际》
被“分裂”的神格: 妈祖宗教属性的历史辩析
浅谈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视阈下佛教与中国电影关系思辨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文化总汇期
浅谈出马(道)与佛道两家的关系
犹大与犹太人的关系:历史、宗教和文化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