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翻车新闻层出不穷,但像马伊琍这样,一句话直接把多年积攒的好口碑瞬间炸裂的,真不多见。她本想聊聊“母女关系的复杂性”,结果“母女之间有雌竞”这句惊人表态,直接把她从“知性独立的女演员”拉回了“情绪混乱、认知错乱”的原点。
说她是无心之失?这可不是她第一次口无遮拦;说她故意蹭热度?那话题也太low了,连蹭热度都没蹭好。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可不是随便的网红,她是马伊琍,是凭《繁花》拿奖提名的实力派,是“且行且珍惜”的代言人,曾经被誉为“女演员清流”的她。
结果,她张口就是“雌竞”——意思是说,跟自己女儿在心理上互相较劲,你这当妈的,不是在母亲角色,而是在当备胎。这可不是简单的情商问题,而是认知的根本缺失。说这话的人,绝不是表达障碍,而是心底没把当妈这事儿当回事。
先说“雌竞”这个词,源自生物学,指雌性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竞争。搬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女人明里暗里抢宠抢资源,归根结底就是“女人整女人”的代名词。
那么,做妈妈的哪来的脸说自己跟女儿“雌竞”?是怕自己老了?怕女儿比自己美?还是骨子里真分不清“妈妈”跟“对手”这条线?说句难听的——你没自信,但别拿女儿当垫脚石。
你以为这是她第一次“翻车”?不,马伊琍的公众人生轨迹其实一直鲜明:她总在逃避,但逃得特别有“艺术范儿”。出轨被爆,全网声援,她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离婚了,她说“爱无对错”。别人翻车叫“人设崩塌”,她翻车叫“高情商止损”。
她能把荒唐事说成诗意满满,但全网心知肚明:你不是什么高情商,你是不敢撕破脸。此次“雌竞”发言亦是如此——你带不好女儿,关系僵硬,情绪失控,却不愿面对真相,硬往学术上抹一层“深度剖析女性关系”的粉,实际上是在给自己当妈失败找借口。
再看看李湘,她从来不靠卖惨博同情,也不假装什么“坚强独立女性”。她当妈就是实打实砸钱、砸时间、砸感情,铁了心全情投入。王诗龄参加比赛、展览、活动,她妈永远在背后撑腰。李湘或许高调、浮夸甚至有点土,但她从不推脱责任。
李湘不会用“母女有矛盾”来掩盖“我和女儿不亲”,更不会用“雌竞”这种词来美化自己。她是真心实意在做妈,嘴上不讲情怀,行动里全是情怀。
而马伊琍呢?把女儿当作朋友圈文案素材,用“要爱自己才能爱孩子”这类套话当挡箭牌。她不是不懂当妈,而是不想承担真正的“母职压力”。
别拿高大上的词遮羞,没有人逼你当妈,是你自己不想认真干这份活。你可以脆弱,可以挣扎,但不能把没处理好的家庭问题全往女儿身上推,还美其名曰“女性关系的张力”。
你和女儿之间真是“雌竞”?那你以后别怪女儿不亲你。你自己都把她当成“异性竞争对手”,谁愿意成为你生活的配角?
这不禁让人想起叶一茜当年说“森碟不喜欢弟弟”时,那副理直气壮的嘴脸,跟不想费劲理解孩子,只想让孩子自生自灭的懒妈逻辑简直一模一样。
说到底,这些人的共性就是:没能力带孩子,却有无限输出负面情绪的欲望。你不是不委屈,是太会包装委屈。你不是不会表达,是习惯用“体面话术”逃避现实责任。
“雌竞”这词,真不该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来。如果你真有勇气,就别搞那种“高冷破碎自省”的人设,坦白承认跟女儿关系不好,大家都能理解。
但别再玩文字游戏了,如今最廉价的,就是半截情绪加上高级词汇的糊弄。你说的不是亲情的复杂,是情感的廉价,懂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