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PEEK 材料的 “热” 与 “势”
在材料科学的璀璨星空中,PEEK 材料正逐渐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PEEK(聚醚醚酮)凭借其卓越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医疗等众多高端领域。
在这股 PEEK 材料的发展热潮中,一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 2025 年中报季,部分涉足 PEEK 材料领域的公司业绩增长表现十分亮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普利特、海利得、横河精密等八家公司,探寻它们在 PEEK 材料领域的发展密码与中报背后的增长逻辑。
一、普利特:新能源与机器人领域的双料 “潜力股”
普利特,这家创立于 1999 年的企业,从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起步,凭借着深厚的科研底蕴,在改性材料领域一路披荆斩棘,于 2009 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正式开启了它的资本腾飞之路。发展至今,普利特已在全球构建起庞大的产业版图,拥有上海青浦、浙江嘉兴、重庆铜梁等 9 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 60 万吨,其改性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众多领域,客户更是涵盖了宝马、奔驰、大众等一众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已然成为国内改性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而在 PEEK 材料的应用探索中,普利特同样成果斐然。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普利特凭借其在高性能聚合物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深厚积淀,迅速将改性 PEEK、PPS 等材料推向机器人领域。这些材料在机器人的轻量化、耐高温结构件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与稳定性。目前,普利特的改性 PEEK 材料已实现对部分工业机器人场景的批量供应,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也已实现小批量供应,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柔性关节方案,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边界。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普利特实现营业收入 40.90 亿元,同比增长 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2.0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3.94%。如此亮眼的中报业绩,不仅彰显了普利特在改性材料和新能源业务上的稳健发展,更凸显了其在 PEEK 材料应用领域的成功探索所带来的强劲增长动力。
二、海利得:传统业务稳增长,PEEK 纤维 “蓄势待发”
海利得,这家扎根于浙江嘉兴的新材料企业,自 1995 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化学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逐步构建起了以涤纶工业长丝、帘子布、土工布等传统业务为基石,以高性能纤维材料为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布局。经过多年的砥砺奋进,海利得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长丝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新材料研发方面,海利得同样积极布局,尤其是在 PEEK 纤维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战略野心。目前,海利得的 PEEK 纤维仍处于研发送样阶段,主要应用于环境材料、复合材料及清洁能源材料等领域。尽管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但这一研发成果对海利得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兴起,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需求日益旺盛,PEEK 纤维恰好具备这些优异性能,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理想材料。海利得在 PEEK 纤维上的技术储备,使其在未来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时抢占先机,一旦实现量产,将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曲线。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海利得实现营业收入 29.21 亿元,同比增加 1.55%;实现归母净利润 2.96 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56.16%。这一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传统业务的稳健增长,更体现了海利得在新材料研发投入上的初步成效,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三、横河精密:智能家电与汽车领域的 “精密专家”
横河精密,这家成立于 2001 年的企业,在 2016 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开启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崭露头角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稳健发展,如今已在宁波、嘉兴和东莞拥有三大制造基地,构建起了以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核心业务体系。
在 PEEK 材料的应用上,横河精密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公司的 PEEK 材料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 3D 涡扇、齿轮等,凭借 PEEK 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和耐化学腐蚀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随着 PEEK 材料在智能家电和汽车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横河精密与头部客户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地位。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横河精密实现营业收入 4.56 亿元,同比增长 34.15%;归母净利润达到 2701.61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79.04%。如此出色的业绩表现,充分彰显了横河精密在智能家电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以及其在 PEEK 材料应用方面的成功探索所带来的显著成效。
四、唯科科技:全球化布局下的 PEEK 材料 “新势力”
唯科科技,作为精密注塑模具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自成立以来,便凭借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行业中迅速崛起。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公司不仅成功掌握了精密注塑模具相关的核心关键技术,更是凭借这些技术优势,构建起了从模具设计、制造到注塑件生产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
在 PEEK 材料的应用探索方面,唯科科技同样成绩斐然。公司联合开发的 PEEK 材料丝杆类产品已成功实现批量生产与销售,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唯科科技在材料应用技术上的深厚实力,更标志着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丝杆类产品作为工业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PEEK 材料的引入,使得丝杆产品在耐磨性、耐高温性、机械强度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零部件的需求。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唯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8.17 亿元,同比增长 33.51%;归母净利润达到 1.12 亿元,同比增长 30.71%。如此强劲的业绩增长,不仅得益于公司在精密注塑模具和注塑件业务上的稳健发展,更离不开其在 PEEK 材料应用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中欣氟材:PEEK 原材料领域的 “隐形冠军”
中欣氟材,这家成立于 2000 年的企业,在氟化工领域默默耕耘多年,已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专注于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构建起了 “萤石 - 氟化氢 - 高端氟材料” 的垂直产业链,为其在 PEEK 材料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 PEEK 材料的核心原材料领域,中欣氟材堪称行业的 “隐形冠军”。公司锚定高性能轻量化材料需求,前瞻性地布局了 5000 吨 / 年的 4,4’- 二氟二苯酮(DFBP)产能,目前 DFBP 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开始使用,另有部分客户尚在对产品进行测试中。DFBP 作为 PEEK 合成的核心单体,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着 PEEK 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成本。中欣氟材在 DFBP 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使其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更使其成功进入军工及航空航天供应链,受益于国防装备轻量化升级需求的增长。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中欣氟材实现营业总收入 7.74 亿元,同比增长 19.81%;归属净利润 541.20 万元,同比增长 123.40%。如此出色的业绩增长,充分彰显了中欣氟材在 PEEK 原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其垂直产业链优势所带来的显著成效,也让市场对其未来在 PEEK 材料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
六、金田股份:PEEK 线产品实现进口替代,业绩 “水涨船高”
金田股份,作为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自 1986 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在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凭借着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逐步构建起了以铜加工为核心,涵盖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电磁扁线等多元业务的产业格局。在铜加工业务上,金田股份拥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庞大的产能规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家电等传统领域,在行业内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 PEEK 材料产品方面,金田股份同样表现出色。公司依托在高压场景下的高端技术解决方案,与欧洲知名材料供应商紧密合作,成功突破国际专利壁垒,开发出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 PEEK 线产品,尤其在高压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该产品通过材料改性工艺优化,在耐高温、绝缘性和机械强度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打破了外资企业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垄断,成为全球首家实现 1000V 驱动电机扁线量产的企业。
目前,金田股份的 PEEK 线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电机,如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并与智元、宇树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订单持续放量。公司还将 PEEK 技术与铜基材料协同开发,形成 “电磁扁线 + PEEK 绝缘” 的复合解决方案,在新能源三电系统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了差异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金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592.9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3.73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03.86%。如此亮眼的业绩增长,充分彰显了金田股份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上的协同发展优势,以及其在 PEEK 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所带来的强劲增长动力。
七、双一科技:风电与前沿领域的 “复合材料先锋”
双一科技,自 2000 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在风电复合材料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逐步构建起了以风电配套部件、非金属模具、车辆轻量化部件为主导的多元业务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客户更是涵盖了维斯塔斯、金风科技、西门子歌美飒等全球风电巨头,以及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链龙头,在行业内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 PEEK 材料的应用探索上,双一科技同样成果显著。公司研发的 3D 打印 PEEK - CF 复合材料进气歧管、行李架产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水平,已成功进入商用车供应链。这些产品凭借 PEEK - CF 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有效提升了商用车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还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领域,其 PEEK 材料 3D 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定制化生产,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双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5.25 亿元,同比增长 44.57%;归母净利润达到 9987 万元,同比飙升 324.5%。如此出色的业绩增长,不仅得益于风电市场的回暖以及公司在风电领域的深厚积淀,更离不开其在 PEEK 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八、兄弟科技:上游原料布局,业绩 “一飞冲天”
兄弟科技,作为一家在精细化工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在维生素、皮革化学品、香精香料等领域早已声名远扬,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 K3 供应商。而在 PEEK 材料领域,兄弟科技则另辟蹊径,凭借其在对苯二酚生产上的深厚技术积淀和庞大产能优势,成功切入 PEEK 上游供应链,成为了行业内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对苯二酚作为合成 PEEK 材料的关键上游原料,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 PEEK 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兄弟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早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对苯二酚业务。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公司不仅成功打破了海外企业在对苯二酚生产技术上的垄断,成为国内唯一能稳定供应 PEEK 级对苯二酚原料的企业,还实现了产能的大幅扩张。其 “年产 20000 吨苯二酚、31100 吨苯二酚衍生物建设项目” 已全面投产,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且产品纯度超 99.8%,价格较海外低 25%,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显著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中报显示,兄弟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 325% - 431.25%,业绩实现了炸裂式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公司在传统业务上的稳健经营,更离不开其在 PEEK 上游原料领域的成功布局。兄弟科技海外营收占比达 56%,充分彰显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总结: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对普利特、海利得等八家涉足 PEEK 材料领域公司的中报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它们在业绩增长上的强劲动力和各自独特的发展优势。这些公司凭借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链布局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在 PEEK 材料这片充满机遇的市场蓝海中,成功抢占了发展先机,为自身的业绩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PEEK 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其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PEEK 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