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熊奇)近日,教育部发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图像传输与处理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图像传输与处理教师团队”现由9名教授、8名副教授等25名专任教师组成。在负责人李云松教授带领下,团队近年来坚持在“高效图像压缩算法及其在轨实现”等关键领域传承耕耘。
三十余年来,团队秉持“以图像信息为媒,铸中国航天之魂”的价值观,聚焦星载资源受限下遥感信息获取“卡脖子”问题,依托高分专项、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主攻航天图像压缩与智能处理,成功研制我国首颗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芯片“雅芯-天图”,应用于“高分十一号”卫星,助力我国对地观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服务于“嫦娥”“天问”“神舟七号”“天宫”系列及“天绘一号”等重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团队获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陕西好青年”集体;吴成柯、李云松获“建国 70 周年”纪念章,李云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团队青年教师连续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
课程为根 竞赛为梯 家国为魂
团队成员始终牢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级一流专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入选首届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参与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至今已累计培养硕博毕业生超1000人,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团队牵头参与党建改革试点工作,先后与航天科工四院四部三室党支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深空探测与航空光电联合党支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系统第三党支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积极探索基层党支部“师生共建”方案。团队核心成员秦皓楠入选第二批“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支部书记谢卫莹带领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芯片为刃 团队为脊 自强为基
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和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研发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长期以来,在李云松、吴成柯带领下,团队以解决如何在星载资源受限环境下高效获取遥感信息为主要研究目标,依托高分重大专项、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支撑,将航天图像压缩与智能处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芯片“雅芯——天图”,并应用于我国“高分十一号”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解决了我国星载图像压缩系统核心芯片长期以来受国外芯片禁运的限制,助力我国对地观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后续探月、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的发展。
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是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持续做好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工作,通过广泛动员部署、开展丰富教育活动、加大团队培育力度、加强典型事迹宣传等形式,组织引导广大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品格,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