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术“明星”的学风

发布时间:2025-09-09 07:08

  学术“明星”因其以“学术”而为“明星”,对社会大众和学界后生都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然而,随着学术明星硬伤频出、剽窃频仍,世人不得不反思,优良的学风到哪里去了?

  学术“明星”炒作已越出学术研究底线

  在谈学术界的“明星”之前,有必要先对媒体上频频曝光的各种学术“明星”做一剖析。

  做学问是寂寞事业,学者成名也有其自身规律。“学问乃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板凳要坐十年冷”等等,道尽了做学问的艰辛寂寞以及成名的筚路蓝缕。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一路媒体学术“明星”,严重打乱了这一规律。畸变的媒体用娱乐手段制造了一大批所谓的学术“明星”,媒体曝光率高,在大众中混个“脸熟”,似乎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在某种意义上,将其定位为学术“明星”,也许更为准确。那么,这些“明星”的学问如何呢?

  有这么几尊媒体学术“明星”,告知大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是因为有了情人;刘邦和吕后杀戮功臣是“开夫妻店,男女混合双打”;汉武帝刘彻晚年迷恋黄老、烧香拜佛,但当时佛教还根本没有传入中国,何来“拜佛”之说?还有人将《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解释为“小孩子”。更有人讲到,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类似种种俯拾皆是。恰恰就是凭借对学术无限夸张、煽情、调侃,媒体学术“明星”达到成名的目的。

  他们给学术界展示了一幅小丑加闹剧的景观:做学问不必再追求“义理”、“考据”、“辞章”,硬伤频频、漏洞百出也可以名利双收,拿大把的票子,赚媒体的彩头。一方面,诸多被误导的大众汲取着“伪学术”,思想观、价值观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不负责任的媒体正在数着大把学术“明星”为他们带来的广告收益。当学术成为天桥把式一样的表演,背道而驰的行为扭曲了学术的真谛,这些学术“明星”从此没有资格谈论学问。

网址:透视学术“明星”的学风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68798

相关内容

明星跨界搞学术,审稿机制应透明
“学术明星”,化学术之“祸”为学术之“幸”
湖南明星影视艺术职业学校学生留学程序
「跨界风潮」当学术遇见明星光芒!杨幂惊艳《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影视圈的学霸明星:学术与才华并存的典范
科学网—看呵,那些在明星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的学者们——近年来学者明星化现象透视
娱乐圈学术风潮背后:心理学剖析明星进修热
中国出明星的大学有哪些?影视明星艺术家大学排名榜
明星影视艺术学院排名
北京影视艺术中心明星学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