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名声与升学率,不惜花重金,承诺多种补贴,以此吸引优质生源。 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高中而言,高中生源大战亦烽烟四起,暗战不停。
在中考之前,就有一些学校为了留住本地优秀生源,捷足先登,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家长学生与学校签约。并且承诺会免除高中三年的学费,并且给予一些贫困生一定的优惠补助。这对于很多普通条件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也会吸引很多学生与之签约。
一般学校就会把从各个中学签订的优质尖子生分配到一个班级,作为学校的重点苗子培养。这些班级配备的老师也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齐聚了学校教学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再加上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也都在重点班,所以重点班也会得到学校格外的照顾。毕竟高考的重点率,名声是否足够响亮几乎全仰仗尖子班的学生了。
高考后,一些考入名校的学生就会被邀请回家进行宣讲,以此达到宣传的目的。但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很容易培养出十分功利的学生。
因为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学校的知名度与生源服务。按照这样的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也很难具有同理心与人情味儿。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一位考上清华的学霸被邀请回校分享时却问给多少钱,称“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如果给钱的话,可以考虑”当年学校的行为已经告诉他,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搞定的。
此言一出,让学校与老师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位学霸居然能说出这样功利的话。当年为了挖这位优质学生,学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与心思。不仅在金钱上给予这位同学奖励,在高中就读的三年,老师与学校更是照顾有加,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最后这位同学考上了清华,学校给了这个学生以七万元的奖励。
这也是当初招生时的承诺。学校之所以给出七万元的奖励,校长的回答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冲刺清华北大!”
没想到这一切在这位学生看来,就只是一笔交易。所以这次被学校邀请回校宣讲,也被这位学生当成了一种有偿服务。直接被这位学生回怼,说自己考上清华与学校没有关系。
那么到底有关系吗?
站在学校的角度:
我个人认为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虽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也绝不能磨灭学校与老师的功劳。尤其是高中的班主任,在学生们身上付出很多。高三的学习紧张,可谓是要争分夺秒地学习。作为高中班主任,一个班级里几十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要照顾到。哪一位学生在这次考试当中成绩下降了?哪一位学生这一次考试成绩偏科严重,这都是需要班主任去做的。晚自习下课后查寝,需要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安全。如果学生在取得成绩之后,全部磨灭学校与老师的功劳,似乎有些太过武断。
无论老师与学校是出于提升学校生源的目的,还是其它目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好,希望学生能够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最后学生也如愿考进名校,不奢求有多感恩学校,至少也不要去磨灭功劳。
站在学生的角度:
这位学生可能认为自己本身的学习基础与底子都很好,无论是在哪所学校,都会发光发热。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不过是因为看中了当初对自己的奖励和承诺。所以当初进入这所学校时,本身就有一定的优越感。这位学生很优秀,固然没有错。即使是在其它学校,也有可能会考上清华大学。这与自身的努力与优秀分不开,但是完全把最后考上名校的成就归功于自己,也太过自负了。
这位学生反映出的价值观太过功利,也从侧面反映了功利教育的短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