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疯传的“禁韩令”,究竟实施的如何?
2016年7月31日,广电总局推出《禁韩令》,这与之前引起哀鸿遍野和冷嘲热讽的“禁娱令”、“限外令”不同,这次吃瓜的群众几乎一边倒的叫好,纷纷表示“广电终于做了一次好事”。
广电总局有意的对韩国艺人在华演出活动进行限制,更为准确的来说应叫“调控”,实行政策收紧。
此举令韩娱乐圈开始担忧。媒体报道称,近来,有韩明星在中国拍摄的电视剧在即将播出前突然接到通知,要将韩国演员出演部分全部剪掉。一些出席活动、发布会也被全部叫停。
传闻中的“禁韩令”正悄悄启动,虽不知具体限定范围,但较以前,韩明星进出中国市场明显受到影响。 近几年,电视台层面中韩两国也有不少合作,《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等。这样的合作中韩两国都有赚不少钱,但有个区别是,韩国靠自己实力赚钱,中国靠引进赚钱。
一味的追捧和奉行拿来主义,造成人们的审美变化。韩国妆容、韩国服饰、韩剧,样样都是韩国的,“韩流来袭,中国综艺娱乐事业只能当陪衬!”
韩国人来中国发展演出,不就是因为中国人多金多?那些韩明星拼命学习中文,不就是认为在中国更容易赚钱?盲目崇拜只能让自己国家的演艺事业坠入低谷,因此,要努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娱乐演艺。
“韩国欧巴”不在了,中国同样有出色的演员,同样可以博得大众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