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伟回应卖号传闻,直播自嘲流量,跳高运动员身份复杂
你可以信张国伟,也可以不信张国伟,但无论如何,这位中国男子跳高的网红运动员始终掌控着流量的阀门。8月15日,张国伟在直播间里用一种豪气中夹带幽默的方式,再次开腔回应卖号传闻:“我永远不会卖号。要是卖了,出门就被车撞,好不好?”你以为这只是个预防针,实际上是他标志性的自嘲:既然外界阴谋论如影随形,那干脆由自己挑头调侃。
结果,不出10分钟,直播间涌进如潮的观众,热搜榜像是与他私人绑定,分分钟顶上。张国伟再次一脸无奈:“我不配,快别给我这么大流量了。”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既像自黑又像反讽,让吃瓜群众无从分辨到底是“真的不配”,还是“流量本就该属于他”。这个套路,张国伟一贯用得溜:流量顶峰时喊“我不行”,下场又自带契合百万粉丝的幽默段子,其实,谁都明白,他对流量拿捏得游刃有余。
卖号传闻并不新鲜。早在7月间,张国伟就曾在微博澄清过:“没卖号,都是我和团队一起拍摄。我是大脑,靠的是我的才华。”团队拍内容,张国伟出灵感,分工明确——只不过如此透明的解释,依旧拗不过大众对“网红账号真假”的执念。他甚至反问,“如果他们能自己花样百出,早就单干了。”这嘲讽直指人心,也透露出他对合作模式的自信:流水线生产段子的不是“号主”,而是团队协作。
张国伟的身份本就充满悖论。他是体育圈正经的跳高大神,也是短视频平台认证的搞怪网红。出生于烟台,顶着“中国第二高”头衔出道,2015年跳出2米38,直逼朱建华的纪录,却因为伤病、状态波动,无缘里约奥运会决赛。2020年,他认怂退役,“跳不动了”。短短一年后,又宣布复出,开挂自费建团队、自建训练场、自掏腰包参赛,一路在国外赛事收割金牌。这“退役复出”剧情,比宫斗剧还精彩,潜台词是:只要我想跳,没人能拦住我。
2024年,张国伟终于结束漂泊,披上天津田径队战袍,签约两年。运动员生涯的高低潮,他用段子和奇葩庆祝动作“白鹤亮翅”等反客为主地消解了尴尬。体育、娱乐、网红,三界通吃。这份跨界自如,纵然外界争议不断,他都能自嘲“我不聪明,不然早被骂了”。到底骂的是他不够努力,还是太懂流量?围观群众各自心知肚明。
短视频平台的爆发,推着张国伟成为全网粉丝近千万的另类偶像。体育成就是真材实料,娱乐属性是轻松包袱。既能在室内田径大奖赛上首秀夺冠,也能在训练受伤后乐呵呵发段子:“从头再来”。输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流量和“关注度”浇筑成了另一座“跳高平台”。
张国伟用行动回应“流量陈词滥调”。有人质疑他只会吸粉,忽略竞技,张国伟刚反问:“不靠乱七八糟搞流量,只踏踏实实拍作品。”吃瓜群众瞬间哑火。这一套逻辑,既讽刺了流量裹挟下的虚假繁荣,也警醒各类平台账号:野蛮吸粉,迟早成空。
热搜与网络话题太多太快,大多数人在爆红面前会迷失,唯独张国伟,敢于“自降段位”一遍遍说“我不配”,却次次霸榜。流量本身就是把双刃剑,既能捧人,也能吞人。但张国伟早已用他的段子和才华,把流量变成了自嘲的武器。体育只决定了他的跳高高度,网络才让他的个人魅力有无限延展——热搜和点赞不是终点,只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新跳板。
运动员身份和网红流量,“谁配谁”其实无关紧要。张国伟用一次次“跳高式”逆袭、一次次幽默梗,证明了一个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真理:想要流量的时候你装不配,流量它就偏偏来找你。至于卖号谣言、团队操作、流量热度,张国伟用“我不配”三字点题,是自嘲,也是谐音——真不配,还真没人配。
所以,一切风言风语,最终都被他关进了段子里。跳高场上要的是身体高度,段子场上比的是心理高度。而张国伟,始终在两边都能跳得比别人高一点。这就是他的底气,也是他的流量密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举报/反馈
网址:张国伟回应卖号传闻,直播自嘲流量,跳高运动员身份复杂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56965
相关内容
签下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京东直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跳高运动员张国伟入驻京东直播,京东为何受明星青睐?
跳高名将张国伟的退役,是运动员不适应体制要求导致的
从运动员张国伟入驻看风口之下京东直播的“抢人计划”
张国伟说永远不会卖号
由张国伟被禁赛想到的:运动员不是网红,不需要当流量明星!
29岁张国伟退役摆摊送外卖,直言是体验生活,与女主播暧昧惹争议
从国家运动员到网红,张国伟不断转型,接地气的他却屡次被黑
奥运会前夕张国伟“跨界”引争议:跳高梦想与商业选择平衡何在?
对话京东张国伟:商家自播应该看用户沉淀 而非带货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