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持杨茗茗自曝患抑郁症!父母关系是主因,劝诫别让孩子长期寄养亲朋家

发布时间:2025-09-05 20:20

关注

前几天刷短视频,突然刷到前央视体育主持人杨茗茗的一段自述,她大方承认自己曾患抑郁症,还聊到了童年阴影——父母关系不和,以及被长期寄养在亲戚家的经历。

图片

说实话,看完挺扎心的。

她提到一个细节:“千万不要让孩子长期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这句话直接戳中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为什么?因为“寄人篱下”的感觉,真的会刻进骨子里。

杨茗茗说,她小时候父母关系紧张,自己经常被送到亲戚家。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活,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吃饭不敢先夹菜,周末不敢睡懒觉,说话先察言观色一圈,放屁都不敢出声……”

图片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上大学时,妈妈让她每月去姨妈家拿生活费,她说:“我每个月都感觉像乞丐一样,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个钱到底是谁的,问了怕父母难受。只能自己消化。”

评论区炸了。有人心疼:“懂事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把负面情绪憋在心里。”也有人冷嘲热讽:“现在明星动不动就抑郁,底层老百姓哪有这闲工夫?”

但抑郁症真的和“吃太饱”有关吗?

图片

1. 抑郁症不是“矫情”,而是心理的“重感冒”

很多人以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生理+心理双重影响的疾病。

杨茗茗的情况很典型——原生家庭的不稳定+长期寄养带来的不安全感,让她形成了敏感、压抑的性格。心理学上,这种性格被称为“抑郁型人格”,他们更容易把负面情绪内化,而不是发泄出来。

就像另一位抑郁症患者马思纯说的:“我以前做什么事都会怕,怕别人生气,怕别人不喜欢我。”

这种性格,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父母关系不和、长期寄养、缺乏安全感,都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长大后更容易陷入抑郁。

图片

2. 为什么“寄养亲戚家”对孩子伤害这么大?

杨茗茗的经历,让很多人共鸣。

为什么?

“我不是这个家的人”——孩子会下意识觉得自己是“外人”,不敢提要求,不敢表达情绪。

“我要懂事,不能添麻烦”——他们会压抑自己的需求,甚至觉得“不配”被爱。

“我的感受不重要”——长期的情感忽视,会让他们习惯性否定自己。

这些情绪积累久了,就会变成心理上的“慢性毒药”,成年后更容易焦虑、抑郁。

图片

“公众人物抑郁就是矫情?” 别被偏见骗了

杨茗茗的视频下面,总有人冷嘲热讽:“明星抑郁?底层老百姓哪有这闲工夫?”

但抑郁症真的分阶层吗?不会。

抑郁症的诱因很复杂——基因、环境、性格、压力……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图片

比如:

马思纯因从小被教育“要懂事”,导致长期压抑自己,最终抑郁。

罗宾·威廉姆斯(《死亡诗社》主演)在银幕上逗笑全世界,私下却因抑郁症自杀。

张国荣、乔任梁等明星,也都因抑郁症离世。

他们不缺钱、不缺名,但依然被抑郁症折磨。

所以,“抑郁=矫情”这种说法,不仅无知,还很残忍。

图片

4.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杨茗茗”?

杨茗茗的经历,给所有父母提了个醒——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面子更重要。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未来陷入抑郁,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别让孩子长期寄养在亲戚家:如果实在没办法,至少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你的后盾”,而不是“你是别人家的负担”。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不要总说“你要懂事”“别哭了”,而是告诉TA:“难过就哭出来,爸爸妈妈在。”

别用“为你好”绑架孩子:马思纯的妈妈总说“你要为别人着想”,结果让她失去了自我。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关注孩子的“异常信号”:比如突然不爱说话、成绩骤降、失眠……可能是抑郁的前兆,别忽视。

图片

最后:抑郁不是终点,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

杨茗茗现在怎么样了?

她离开了央视,转型做直播,虽然被嘲“低级”,但她坦言:“我是女儿也是妈妈,为了家庭,我不觉得丢人。”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抑郁不是软弱,而是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

如果你也曾像她一样,因为原生家庭或童年经历而痛苦,记住:

“你不是一个人,你值得被爱。”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女主持杨茗茗自曝患抑郁症!父母关系是主因,劝诫别让孩子长期寄养亲朋家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56201

相关内容

盘点曾患抑郁症的明星
在父母二胎后女孩确诊抑郁症,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育儿博主之子因抑郁症身亡,精神崩塌后的父亲和妈妈粉有何风险?
明星患抑郁症后的行为
又是抑郁症!娱乐圈患抑郁症明星 如何应对抑郁症
娱乐圈自曝患抑郁症的十大女星,谁最让人心疼?
王嘉尔自曝患抑郁症
陆毅曾患抑郁症, 娱乐圈那些曾有“抑郁症”的明星们
马思纯谈抑郁症:她患病背后的心理创伤与很多抑郁症患者非常相似
盘点因患抑郁症自杀去世10大男星,谁最让人惋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