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张继科于自己的直播活动里,谈及当下售卖乒乓球课程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话题瞬间引发大众的阵阵惊叹。
从数年前被全民斥为“渣男”,到如今复出投身全运会,其乒乓球课程生意更是异常火爆,张继科已然踏上了一条逆袭的奋进之路。而当初那些恶意诋毁他的人,最终被判需赔付50万元。
舆论风向几经反转,张继科的初心却始终如磐
“拍摄女友视频抵债”,记者爆出惊人猛料
将时光回溯到2018年3月,张继科与景甜正式对外官宣恋情。一位来自体育界,一位来自娱乐圈,这般跨界的组合,瞬间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他们的牵手照片、情侣同款物品,频繁一同现身,还有商业上的联动合作,“科甜CP”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词汇。
这段恋情虽持续时间不算漫长,但曝光度极高。甚至有媒体报道,双方家长已然见过面,外界纷纷看好这段关系将迈向新的阶段。
然而,仅仅一年多之后,2019年6月,这段恋情以和平分手画上句号,没有公开的告别仪式,也没有任何否认的声明。热度逐渐消散,两人各自回归原本的生活轨迹。
但事情并未就此终结。
2023年3月31日凌晨,一条微博再度将两人紧紧捆绑在一起。李微敖发布长文宣称,张继科因欠下赌债,竟将景甜的私密视频发给债主,还声称有“巨额欠条”以及“私密照片”流出。
此消息一出,网络瞬间沸腾。张继科代言的品牌纷纷终止合作,已投放的广告连夜撤下;国家队的前队友也对他保持距离,往日的光环瞬间黯淡无光。
景甜方面虽未正面回应,但在之后的采访中,她委婉提及《司藤》是她“走出人生低谷的重要转折点”。
在随后的数月里,张继科多次发布声明予以否认,并启动法律程序,试图查明爆料源头。与此同时,网络上对他的负面评价持续蔓延。
直至2025年3月,事情终于有了官方定论。法院指出,所谓“500万欠条”伪造痕迹极为明显,就连张继科的指纹都是经过P图处理的,而当时他正处于国家队集中训练阶段,根本无暇涉足赌博之事。
这场持续两年之久的风波,最终以张继科“无罪”落下帷幕。但此时,他已失去了代言机会、良好口碑以及蒸蒸日上的事业。
退居幕后担任教练
与舆论的狂风巨浪相伴的,是张继科悄然开启的另一场转型之旅。
早在2022年年底,他便开始筹备个人球馆。球馆选址浙江宁波,面积不大,仅能容纳百人进行训练。然而,开业前三天,报名人数便突破千人。
工作人员透露,课程单人费用高达6500元,部分进阶班收费甚至达到9800元,而且筛选门槛颇高,仅面向有乒乓球基础或展现出天赋的学生。
他不仅亲自授课,还担任球馆的技术总负责人。家长们评价他“亲切随和”“毫无架子”,教学时,他弯腰的姿态如同一位资深老球迷,动作一遍又一遍地耐心示范,就连小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他的认真与专注。
除了线下授课,他还开设了短视频账号,定期发布教学内容。在平台上积累了众多粉丝,部分内容的播放量更是突破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放弃回归赛场的念头。据悉,他计划通过黑龙江男队参加2029年全运会。
尽管年龄已过了运动员的黄金巅峰期,但他表示,乒乓球是他一生的信仰,即便无法参赛,也要留在这个圈子里发光发热。
景甜与张继科事业再度启航
2025年7月11日,张继科发布了一段vlog。视频中,他身着白色T恤和短裤,那一头红发格外醒目,独自在青山湖上划船,喂食梅花鹿,在景区悠然荡着秋千。
他划船时动作生疏,一度撞到岸边,最后还得靠船夫“拖回”岸上,模样略显狼狈。
几乎就在同一天,景甜也发布了自己的度假照片。她穿着棕色T恤,扎着麻花辫,站在木栏前,笑容轻松自在,看上去状态极佳。经历这场风波后,两人的生活似乎都迈入了新的阶段,只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张继科回归乒乓球领域,景甜则重拾演艺事业。两人再无交集,也未公开再提及彼此。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恋情以及后续发生的事件,已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公众形象与职业走向。
回顾整个事件,最初的爆料毫无证据支撑,最终被法院予以否定;但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张继科在最红的时候遭受人品质疑,品牌纷纷解约,社交媒体停更,一度销声匿迹。景甜虽未被法律牵连,但私密视频的传言让她被迫“隐身”,演艺事业短暂停滞。
无论最终判决如何,网络舆论对个人形象的打击,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修复。
但这件事也暴露出公众在判断事件时的短视——一个未经证实的爆料,能够在瞬间摧毁一个人十年的努力积累;一个情绪化的评论,可能会给一方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今看来,那些对张继科“盖棺定论”的评价,或许值得重新审视。而对景甜来说,这场风波既是沉重的打击,也是一种深刻的警示。
张继科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他从国乒天才沦为争议人物,再到成为球馆老板,身份虽已改变,但对乒乓球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如今,他依旧每天泡在球台旁,带着孩子们刻苦练球,墙上挂着他获得大满贯的照片。那些奖牌虽默默无言,却记录着他曾经的拼搏与汗水。
而景甜,也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重新出发。两人都没有逃避过去,也没有以过去为借口停滞不前。只是在人群之外,各自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上坡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