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超过十位NBA球星相继来到中国,再次点燃了球迷们的热情。
从哈登、约基奇、库里,到爱德华兹、巴特勒,以及即将到来的詹姆斯,球星们的密集访华行程涵盖了商业活动、粉丝互动、草根篮球助阵和文化体验。
背后推动力,离不开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国产运动品牌的崛起。球星的影响力与粉丝经济结合,成为品牌实现高转化率营销的重要方式。绝大多数球员来华的目的,都是服务商业合作;至于像文班亚马这样真正融入文化、剃发披僧袍、独自闭关十天修行的,几乎只有他一个。
与此同时,中国篮球自身也在发生重要变化。杨瀚森首轮被NBA选中、中国男篮斩获亚洲杯亚军、NBA中国赛重启、NBA与草根篮球深度融合,这些都让国际球星来华有了更坚实的背景。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体育交流已成为中美人文关系中最稳定的纽带之一。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球星中国行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姚明成了全程的“核心人物”。无论是库里、伦纳德还是爱德华兹,他们在华期间几乎都会抽时间专门与姚明见面。球迷戏称:“NBA球星中国行是流水的,姚明是铁打的。”
合影背后,既是尊重,也是“排面”。作为NBA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亚洲球员,姚明虽然早已退役,但在篮球江湖中的地位无人撼动。他是名人堂成员,至今仍是唯一的亚洲全明星球员。阿泰斯特曾说过:“姚明一个人,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他让美国球员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价值。” 这份历史地位,使得新老球员见姚明几乎成了“成就解锁”。
姚明卸任篮协主席后,终于能有更多时间投入个人事务,但他依旧深度参与中国篮球。如今,他以姚基金理事长的身份活跃在各类活动中。今年,姚基金携手库里品牌发起“篮球无界”计划,帮助乡村学校修建安全球场、提供专业装备,还举办了全国首个小学女生篮球联赛。与此同时,第十三届姚基金慈善赛也吸引了杰伦·布朗、库兹马等NBA球星到场。可以说,在这些过程中,姚明与NBA球员形成了互相成就的关系。
最有趣的一幕出现在爱德华兹身上——他晒出与姚明的合影,并配文:“我要隔扣姚明,这是我致敬历史上最伟大的大个子之一的方式。” 森林狼官推调侃:“只有他敢这么说。”
姚明不再身披球衣,却依旧是NBA球星中国行的灵魂人物。他既是中国篮球的门面,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正如当年大卫·斯特恩所言:“姚明让NBA在中国从‘听说过’变成了‘必须看’。”
相比之下,近期一些关于杨瀚森的商业溢价说法就显得夸张了。“让开拓者多卖5个亿”的说法毫无事实依据,他甚至还没打过一场正式比赛。杨的价值应更多体现在篮球层面,而非媒体虚夸的商业神话。如果真能靠签一个中国球员拉高球队市值,NBA三十支球队早就行动了。
姚明为NBA带来的收益远不止几十亿,而这一切都是靠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尊重和价值,从不是凭空吹捧,而是他亲手写下的历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