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相声的两代掌门人
相声界的父子其实有很多,马三立大师和马志明先生就是其中一对。他们是马氏相声的传人,几十年来为观众们奉献了许多经典的相声作品,深受观众喜爱。马三立先生是相声界的泰斗宗师,他的相声老少皆宜,可谓众人皆知。作为他的孩子,马志明先生也是不负众望,一直以来都将优秀的传统相声作品奉献给观众。父子二人都是受人敬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当真是相声界的一段传奇。
马三立、马志明父子
马氏相声一直得到观众们的推崇,自马德禄先生开始,一直以“文哏”段子和稳重的表演方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三立大师则是将马氏相声的诙谐幽默发挥到了极致,他也将很多传统相声的糟粕给去除,使得听相声成了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
马三立大师出生于相声世家,父亲马德禄和兄长马桂元都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后来他拜师周德山先生,开始正式学习相声。由于马三立大师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从小耳濡目染,各个传统段子他都可以信手拈来。马三立大师在说相声时不急不慢,即便是大段贯口,他也有自己的节奏,特别有韵味。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独有的马氏风格。《开粥厂》、《扒马褂》、《卖挂票》等等,都是十分经典的作品。其中,他与赵佩茹、郭荣启说的《扒马褂》更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一版。
马三立大师
由于马三立大师的功底深厚,早期他的相声作品多是“一头沉”,就是说逗哏演员的分量比较重。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展现他的相声功力,但这也对捧哏演员的要求很高。捧哏的话多了,就抢了马三立大师的风头,话少了,相声就会少了不少趣味。因此,后期由于没有合适的捧哏演员和他搭档,马三立大师转型说了单口相声。这又是马三立大师艺术生涯的一段传奇经历。
相声一般都是两个人说,叫对口相声。一个人负责逗哏,一个负责捧哏。单口相声中,一个人就要把所有的工作给揽下,自己铺垫,自己翻包袱。也因此,单口相声很难说好。马三立大师的单口相声很是经典。《逗你玩》、《吃饺子》等作品,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每次都可以把大人小孩逗得哈哈大笑。
年轻时的马三立大师
马三立大师不仅艺术成就高,他的艺德也是令人称赞。有一次演出,侯耀文调侃马三立又瘦了,还给他出主意,叫马三立平时多注意饮食,多吃些夜草补补。观众们乐坏了,这是把马三立当成“牲口”了。有些人看不下去了,侯耀文算是马三立的孙子辈,怎么能这样说师爷呢!马三立大师则挥了挥手,他不仅没有责怪侯耀文,反倒是向大家夸奖了他,说他的这个现挂好,大家要多向他学习。这也就是相声行当里常说的,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马三立大师就是身体力行地在向观众们证明这件事。
马志明先生是马三立大师的孩子,人称“少马爷”。他是传统相声的继承者,得到了父亲的真传。与马三立大师相比,他的嗓音条件较好,京韵大鼓、单弦、京剧等等他都可以唱得很好。同时,曲艺学校学习过武生的他,将武术与相声融为一体,在很多相声作品中都有体现。《大保镖》中,少马爷需要扮演一个习武之人,他拉个云手,摆个架势,瞬间就可以让观众融入剧情之中。少马爷的《大保镖》也被认为是行业标杆,至今无人可以超过。
少马爷马志明
少马爷虽然比不上马三立大师的名气,相声的实力稍显不足,但却已经是特别优秀的相声演员。父子二人特别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在演出时毫无保留,绝对不会愧对观众。马三立大师八十多岁仍登台演出,一生都在为相声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马志明先生在表演《学跳舞》时已经六十多岁,但在节目里他还是一下子来了三个侧手翻,当真是毫无保留。
少马爷侧手翻
马三立和马志明,作为一对父子,一直在为相声行业默默奉献。马氏相声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相声行当里也流传着“无派不宗马”的俗语,足以说明马氏相声的地位。马三立大师和马志明先生,当真是相声界的传奇。
举报/反馈
网址:马氏相声的两代掌门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42634
相关内容
马氏相声的两代掌门人马氏相声的掌门人
马三立十位知名高徒,多数为拜门,马氏相声传人仅一位
侯耀华邀杨议入侯氏相声门,两人曾互相“抬杠”
马敬伯虽得马三立真传,但他并非正宗马氏相声传人,这是为什么?
马志明说郭德纲是马氏相声传承人,这番话信息量极大~
马志明说郭德纲是马氏相声传承人,这番话信息量极大~
马志明在相声界有什么样的地位?
曹氏一族与司马家的爱恨情仇,曹操的崛起和没落,和司马氏有关
相声演员马志明的悲喜剧:你根本不懂得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