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郑佩佩的儿子原和玉和他的外籍妻子因为乳腺癌再次发起众筹

发布时间:2025-09-02 09:14

一场众筹,撕开了明星家庭的光环

“6万美元就能救我妻子,求大家帮帮我们!”
2025年8月27日,郑佩佩之子原和玉在社交平台发布众筹信息,为患乳腺癌的外籍妻子Andrea筹集治疗费用。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位曾以极限运动员、国家地理主持人身份活跃在公众视野的“星二代”,如今竟因医疗费陷入困境?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已是原和玉第二次为妻子发起众筹。2024年,Andrea首次确诊时,原和玉便通过众筹平台筹得5万美元(约36万人民币)。如今病情复发且癌细胞扩散,治疗费用水涨船高,但第二次众筹的进展却远不如预期:四天仅筹得1万美元,目标金额仍差5万。

“郑佩佩没留遗产吗?”“明星家庭也付不起医药费?”网友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有人翻出原和玉的背景:母亲是香港武侠片女神,父亲是美国富豪,姐姐们均为演员,自己更是极限运动界的“斜杠青年”——这样的家庭,为何屡次需要公众众筹?

一、事件还原:从“极限挑战者”到“求救者”,原和玉经历了什么?

1. 癌症突袭:外籍妻子的抗癌马拉松

原和玉的妻子Andrea是一名外籍人士,2023年被确诊为乳腺癌。据原和玉描述,妻子经历了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重考验,但癌细胞仍扩散至双侧乳房及腋下淋巴结。2025年8月,医生告知需进行新一轮免疫治疗,费用约6万美元(约43万人民币)。

“这不是一场战争,是上天给我们的考验。”原和玉在众筹页面写道。为打动网友,他附上了家庭视频:妻子怀抱幼子喂奶的画面、三人牵手散步的背影、病房中妻子强颜欢笑的瞬间……

2. 第一次众筹:5万美元背后的争议

2024年,Andrea首次确诊时,原和玉便发起众筹,目标金额同为5万美元。当时,公众对“明星家庭众筹”的质疑已初现端倪。有网友指出:“原和玉在美国从事极限运动多年,还主持过国家地理节目,难道没有积蓄?”

对此,原和玉曾回应:“美国的医疗费用远超想象,即使有保险,自费部分仍高达数十万。”他透露,妻子作为外籍人士,保险覆盖范围有限,部分靶向药物需全额自费。最终,第一次众筹成功达成目标,但争议的种子已埋下。

3. 第二次众筹:四天仅筹1万,网友不买账了

2025年8月,原和玉再次发起众筹,目标金额不变。然而,这一次公众的反应截然不同。截至8月31日,筹款进度不足20%,评论区更是充满质疑:

“星二代一再众筹治病?自己是一分钱也不想花啊!”

“郑佩佩没给留一分钱吗?记得她前夫家在美算富豪啊?”

“不想放弃就卖房卖车找亲戚朋友来救,别理直气壮向比你穷一千倍的人乞讨!”

面对批评,原和玉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细数家庭变故:母亲郑佩佩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多次住院;自己为照顾妻儿,已暂停大部分工作;妻子因治疗无法工作,家庭收入锐减……他强调:“我们已变卖部分资产,但仍不足以覆盖费用。”

二、深度剖析:当“明星光环”遭遇“医疗众筹”,我们该信谁?

1. 数据对比:明星家庭的“穷”与普通人的“难”

原和玉的困境,折射出医疗众筹领域的核心矛盾:公众对“富裕阶层”的道德期待,与真实经济状况的落差

原和玉的经济状况

父亲原文通为美国富豪,但据媒体报道,郑佩佩与原文通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郑佩佩,原文通是否提供经济支持尚不明确。

原和玉本人从事极限运动、主持人工作,收入波动较大。美国极限运动员的年均收入约5万-10万美元,但需承担高风险职业的保险、装备费用。

妻子Andrea作为外籍人士,在美治疗需承担更高自费比例。以乳腺癌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为例,美国售价约每月1.5万美元,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公众的质疑点

资产透明度:原和玉是否已变卖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是否向亲友求助?

收入真实性:极限运动员、主持人的收入是否如网友所言“高得离谱”?

道德绑架:明星家庭是否应优先自救,而非占用公共资源?

2. 平台监管:众筹的“信任危机”如何破解?

原和玉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首次将众筹平台纳入监管。然而,政策落地一年,争议仍频发:

案例一:2024年11月,29岁癌症患者兰某飞在众筹期间晒新房照片,引发“骗捐”质疑。最终,平台冻结筹款,警方介入调查。

案例二:2025年2月,武汉大学教授曹某众筹30万治病,因“教授身份”引发争议。后证实其确已变卖房产,但仍需自费高额靶向药物。

《管理办法》的核心规定

平台需对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包括身份、病情、财产状况等。

筹款多余部分需退还捐助人,平台不得收取高额费用。

发现虚假信息,平台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然而,实际操作中,平台审核能力有限。以原和玉事件为例,平台可验证其身份、诊断证明,但难以核实其是否已变卖所有资产。公众监督成为关键——网友的“火眼金睛”,往往能发现端倪(如兰某飞的新房照片)。

3. 社会反思:我们该如何看待“明星众筹”?

原和玉事件背后,是公众对医疗众筹的复杂情绪:

同情与愤怒的交织:网友既为癌症患者揪心,又对“可能隐瞒资产”的求助者感到被利用。

公平性的质疑:当普通家庭因病致贫时,明星家庭是否应享有同等众筹权利?

制度完善的呼声:能否建立“分级众筹”机制?例如,优先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援助,对高收入群体设置更高审核门槛。

三、专家视角:乳腺癌治疗费用为何如此高昂?

为理解原和玉的困境,我们咨询了肿瘤科医生张教授:

Q:乳腺癌治疗费用通常是多少?
A:早期乳腺癌手术+化疗约5万-10万美元,中晚期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费用翻倍。美国药物价格是发展中国家的3-5倍,外籍患者若无保险,自费压力极大。

Q:原和玉妻子的情况是否特殊?
A: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结属于中期,需结合化疗与免疫治疗。Keytruda等免疫药物每月超1万美元,且需持续使用1-2年。

Q:是否有更经济的治疗方案?
A:可考虑赴发展中国家治疗,但外籍患者面临语言、医疗资质认可等问题。原和玉妻子选择在美治疗,可能出于医疗信任或签证限制。

四、结语:当众筹成为“最后稻草”,我们能否多一份理性?

原和玉的众筹事件,像一面镜子:

对求助者:明星家庭并非“免疫于苦难”,但需以更透明的姿态赢得信任。

对公众:质疑是权利,但需避免“网络暴力”。可要求平台加强审核,而非直接攻击求助者。

对平台:技术审核+公众监督,才能重建信任。

最后,我们想对所有抗癌家庭说
癌症从不挑身份,它只认“生命”。当众筹成为“最后稻草”,愿每一份善意都能照亮黑暗,也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举报/反馈

网址:媒体报道郑佩佩的儿子原和玉和他的外籍妻子因为乳腺癌再次发起众筹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42327

相关内容

郑佩佩被曝身体不太好需要人搀扶,儿媳患乳腺癌,儿子在网上众筹
78岁郑佩佩晚年生活凄惨,病痛缠身坐轮椅,儿媳众筹36万治乳腺癌
郑佩佩去世才1年多,恶心的一幕发生了:小儿子的一个举动被骂惨
78岁郑佩佩去世!4名子女现状曝光,儿媳患癌儿子众筹医药费
郑佩佩临终前四子女相守在旁,小女儿已发文悼念,儿子仍在悲伤中
郑佩佩生命最后时刻:四子女相守,小女悼文催泪,儿子悲不能言
因综艺结缘两人成忘年交,刘涛谈78岁郑佩佩近况不禁落泪……
为什么总有女明星,因乳腺癌而去世?
乳腺癌防治月:你关心的乳腺癌防治问题看这里
乳腺癌与BRCA1基因的“恩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