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网称政委,与局长召忠齐名,因评判热点、焦点问题,在网上引起争议,各种说法此起彼伏,是非曲直,一时难以判断。
曾经看过一档访谈节目,引起我的关注。主持人问“现在有关诗词类节目很多,您如何看待诗和远方?”,政委露出金氏微笑:“如果到处都是诗和远方,那就麻烦了。多亏每年有几百万理工科毕业生,才使各行各业向前发展”。政委的很多观点有待商阙,这个看法我十分赞同。时下各类媒体,诗词类节目,越办越多,被邀嘉宾迅速窜红,对诗和远方推波助澜,不知那些嘉宾课业如何?还能专心本职吗?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房、不愁车、不愁钱,应有尽有。当然可以大谈特谈诗和远方。
我们是诗的国度,春秋战国时期,有诗经、九歌、离骚等,后有魏晋风骨、三曹,唐诗宋词誉满天下,历朝历代都有著名诗人和脍炙人口的佳作产生。仅唐代就有三万余首诗词留传于世,乾隆一人就整出了几万首。可以说诗歌典籍汗牛充栋,诗人骚客多若繁星。
诗人不同,境遇迥异。诗仙李白仗剑远游,斗酒诗百篇,他家有钱,可以啃老。诗圣杜甫,寄宿茅屋,屋露偏遭连阴雨,茅舍被秋风掀掉房盖,靠友人周济度日。乾隆老儿有远方,在江南。几番兴师动众、浩浩荡荡下江南,壮观极了,这场面就是诗。看美景、喝美酒、吃美食、赏美女,他是皇上,能呼风唤雨,想干嘛就干嘛。我有个朋友,追求诗和远方,很是执着,辞了职,偶尔也有诗作发表,经常为社保医保伤脑筋,荷包总是瘪的,就这样还不忘嘲笑我们没追求,精神这东西,有时还真不好理解,是不是一过度,就成神经了。
纵观历史,我们并不缺少诗和远方,而是缺少自由、民主、公平,缺少数学、哲学、逻辑学、法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以我们落后了,掉队了,国家发展方向出了问题。又贫又弱,任人宰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乃至山河破碎。
诗和远方本身并没错。不遗余力,大张旗鼓,拔高作用,夸大事实,大忽悠,这就不妥了,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古今现实证明,大多数人应该学好生存本领,一利自己,二利家庭,三利国家。
背诗写诗绝非难事,没必要神乎其神,只要你肯,也能吟两句。还是把诗和远方交给李白、乾隆那样有钱有闲的人,其他人当做业余爱好,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