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脚老婆包养奥运冠军,诈骗体坛多位名将,最终结局令人解气,她的老公是国足成员王圣,她诈骗27位明星5800万,她就是王媞。
2010 年的北京,某高档小区的豪宅里,王媞正对着一沓银行卡冷笑。这不是普通的财富,而是她从 27 位明星手里 “赚” 来的 5800 万。谁能想到,这个被称为 “国脚前妻” 的女人,不仅睡过奥运冠军,还把大半个娱乐圈当成了提款机。
王媞的开局,本该是旁人羡慕的剧本。东北财经大学的文凭在手,转身就嫁给了大连实德国脚王圣,一脚跨进“球员太太团” 的顶流圈子。靠着王圣在球场上挣来的巨额收入,她活得比谁都张扬。每月 50 万流水眼都不眨,LV 秀场的定制款堆成山,奥运庆功宴上晃着千万珠宝,生怕别人看不见。更夸张的是,别家孩子背书包上学,她女儿的书包是爱马仕限量款 —— 仿佛钱是大风刮来的,奢靡成了她的生存常态。可这种纸醉金迷,没喂饱她的欲望,反而养出了更大的贪念。2008 年,王圣卷入转会纠纷被俱乐部 “雪藏”,收入一夜清零。王媞非但没想着共渡难关,反而火速把目光投向了体操冠军肖钦。说起来荒唐,这段关系的起点,竟是邢傲伟的婚礼。她替忙着训练的王圣出席,在宴会上跟肖钦“一见如故”。比起 “过气国脚” 王圣,肖钦的奥运光环显然更亮,也更符合她对 “门面” 的要求。为了讨好这位“鞍马王子”,王媞下手极狠 —— 用王圣的伤病赔偿金,给肖钦租下训练馆的 VIP 年卡,还砸钱买了百万豪车。丈夫在球场挣扎,她却拿着丈夫的血汗钱养情人,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更离谱的是,她一边榨取王圣的积蓄,一边给自己编造“特权身份”:父母是部级高官,继父是住建委领导。这套说辞包装得有模有样,愣是把自己打造成了能通天的 “贵人”。
谁能想到,这场婚外情竟成了她诈骗的“灵感”。为了维持肖钦的奢侈生活,也为了填满自己永远填不满的欲壑,王媞开始编织 “低价购房” 的弥天大谎。那些被她骗得团团转的明星,大概到最后都没明白,自己信以为真的 “特权渠道”,不过是一个女人为了养情人编造的泡影。
王媞的起点不算低。她年轻时模样周正,凭着几分姿色嫁给了足球运动员张帅。那时候的她,跟着丈夫出入各种体育圈派对,也算见过些世面。可张帅的收入在她眼里根本不够看,没过几年,两人就离了婚。
离婚后的王媞像换了个人。她盯上了体育圈的名人,尤其是那位拿过奥运金牌的体操选手。靠着嘘寒问暖加刻意逢迎,她很快和对方走到一起。有意思的是,这段关系里,反倒是王媞掏钱养家。她给对方买豪车、置豪宅,对外却宣称是“真爱”,实则把这当成了打入名利场的敲门砖。
有了奥运冠军当“门面”,王媞开始混进娱乐圈。她嘴甜会来事,很快跟不少明星攀上了关系。她对外塑造出 “背景深厚” 的形象,说自己手里有内部房源,能拿到低于市场价的豪宅,还能搞定稀缺车牌。这些话,偏偏就有人信。
第一个上钩的是某位当红女星。王媞说能帮她买到北京核心地段的别墅,价格比市价低三成。女星一听动了心,立马打了 800 万过去。王媞拿着这笔钱,先去买了个限量版包,再去赌场挥霍了一把,转头告诉女星 “房源出了点问题,再等等”。
就这么拖着拖着,她发现明星们似乎都不差钱,也不爱追着问进度。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从最初的“代购房产”,发展到 “投资翻倍”“内部理财”。
她甚至同时跟几位男星保持暧昧,一边撒娇卖萌,一边伸手要钱。有位老戏骨被她哄得团团转,前后给了 1200 万,最后连张借条都没拿到。
最讽刺的是那位奥运冠军。他明知道王媞在外面招摇撞骗,却因为贪图她给的好处,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人住着用赃款买的豪宅,开着明星送的豪车,俨然一对“神仙眷侣”。直到有位明星急着用房,上门催债被拒,才终于报了警。
警察找上门时,王媞还在跟新认识的导演吃饭。她包里的奢侈品加起来值几十万,银行卡里却只剩几万块。那些被她骗走的5800 万,早就被挥霍一空。
法庭上,27 位明星的名字被一一念出,台下一片哗然。有当红小花,有资深影帝,还有几个跨界经商的名人。他们平时在镜头前光鲜亮丽,却在王媞这里集体栽了跟头。有人说自己是碍于面子没好意思催债,有人说被她的 “背景” 唬住了,说到底,还是贪念在作祟。
王媞倒是看得开,庭审时全程面无表情,只在最后陈述时说了句:“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人,想占便宜罢了。” 这话虽然刻薄,却也戳中了要害。如果不是那些明星想走捷径、贪小便宜,她又怎么能骗得如此顺利?
最终,王媞因诈骗罪被判13 年。那位奥运冠军也受了牵连,名声扫地,从此淡出公众视野。那些被骗的明星们,大多选择沉默,毕竟被一个女人骗得这么惨,说出去实在丢人。
如今的王媞早就刑满释放,可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有人说她改了名字在小地方生活,有人说她还在试图勾搭有钱人。但无论如何,那段靠骗术和暧昧堆砌的日子,终究成了一场笑话。
说到底,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明星们栽在王媞手里,与其说是她手段高明,不如说是自己的欲望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而王媞的结局,也早就在她把歪门邪道当成捷径的那一刻,注定好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