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卖艺不卖身”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紧急公关致歉!明星粉丝间的温情竟是伪装?

发布时间:2025-09-01 05:02

苏有朋在生日前夕因为一句话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 我卖艺不卖身。 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这段发表在超话中的文字,原本是回应粉丝对合影权益的诉求,却意外引爆了全网争议。

事情源于苏有朋原定于9月11日生日当天在北京举办的「B-Side限定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被设计为一场纯粹的音乐聚会,专门演唱他早年单飞时期的冷门歌曲。 门票设置了两档,VIP票1500元,包含优先入场、1对10合影和亲签海报;普通票911元,则仅含观演资格。

由于VIP票数量稀少且极难抢购,部分未能抢到的粉丝在超话中发声,要求普通票也应开放合影权益。 正是这一诉求,触动了苏有朋的神经,引出了那句引发轩然大波的“卖艺不卖身”。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批评者认为,这一比喻不仅“用词不当”、“逻辑矛盾”,甚至带有“侮辱粉丝”的意味。 他们尖锐地指出:既然VIP票包含合影,何谈“不卖身”? 这分明是将粉丝按消费能力划分等级,赤裸裸地制造了“追星阶级分化”。

网友直指问题核心“既要设置VIP合影权益来实现变现,又要斥责只求合影的粉丝不够纯粹,是不是有些又当又立? ”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满。

面对汹涌的舆论,苏有朋在8月29日深夜发布了长篇道歉文。 他承认“卖艺不卖身”的比喻不恰当,并向因此感到不适的人致歉。 他解释称,发文是出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因看到部分粉丝的重点变成“没有合影就不参与”而感到失望,冲动之下“比喻欠妥”。

在这篇道歉文中,苏有朋还揭示了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初衷。 去年16场巡演后,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如此多的歌迷深爱着他早年单飞时期的冷门歌曲。 这些旋律,承载着80、90后的青春记忆。 当在别人演唱会上唱起《逃兵》时,粉丝的一句“很遗憾只能在这里听到”,深深触动了他。

他决定在自己生日这天,办一场只唱“B面歌”的音乐会,用最纯粹的方式回馈这份深情。 他选择了粉丝呼声最高的livehouse场地,希望与歌迷们唱唱歌、聊聊天,让粉丝感受到“被听见、被感受”的双向奔赴。

这场旨在“双向奔赴”的音乐会,却因为“单向指责”引发了风波。 苏有朋在道歉文中那句“请不要只为了我的一张老脸来购票”,再次让粉丝哭笑不得地吐槽其措辞问题。

支持苏有朋的粉丝则表示了理解与心疼。 他们认为苏有朋的初衷是好的,只是表达方式欠妥。 一些粉丝在道歉微博下留言“善良和用心是如何被辜负的,我们都看在眼里 还有粉丝力挺“你的‘活人感’多么珍贵,感谢你还愿意真实做自己 ”。

这场风波也引发了关于明星与粉丝关系的更深层次讨论。 有人将苏有朋与新生代偶像王嘉尔进行对比,指出王嘉尔在演唱会上可以与年轻美女拥抱、公主抱,只要支付相应费用就可以合影,更像是把明星当成一个职业和服务业来经营。

也有观点试图理解苏有朋的立场。 一个52岁的艺人,特意选择在生日当天举办音乐会,本就是一份诚意之作。 他发现粉丝更关注合影而非音乐本身时,产生心理落差也在情理之中。

这场看似简单的言辞风波,实际上触及了当代演艺生态的多个敏感神经:艺人的艺术追求与商业考量如何平衡? 粉丝的情感需求与娱乐消费怎样协调? 情怀遭遇市场,当音乐邂逅商业,那种“被听见”的双向奔赴,又该如何维系?

苏有朋的道歉为事件画上了一个句点,关于艺人权益分级、粉丝文化异化与情感商业化的争论,仍然在持续发酵。 这场风波不仅是一场关于“措辞”的乌龙,更揭开了当下演艺生态的尴尬现实。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网址:苏有朋“卖艺不卖身”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紧急公关致歉!明星粉丝间的温情竟是伪装?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37811

相关内容

为何苏有朋道歉?卖艺不卖身言论引爆粉丝怒火风波
苏有朋“卖艺不卖身”风波:艺人如何在艺术与商业间寻找平衡点?
苏有朋因“卖艺不卖身”言论道歉 音乐本质与粉丝服务的拉扯
张艺兴变身外卖小哥,京东外卖宠粉方式竟然大不同
曾黎“史诗级灾难公关”事件梳理:粉丝礼物被倒卖,到受害者道歉
紧急通知!曾黎粉丝道歉事件背后,明星公关为何翻车?
曾黎工作室紧急报警!追踪粉丝礼物倒卖真相背后的潜规则
42岁的马苏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了全网群嘲的“女海王”
灾难公关!曾黎工作室倒卖粉丝礼物,道歉的怎么却是粉丝
曾黎工作室道歉:员工倒卖粉丝礼物,已开除并报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