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材插图的问题,网络的舆论已经平息了许多,讨论的人少了,关注量和前些天比较起来,热量指数级别下降。
然而,即使热度已经锐减不少,只要提到对此事件评论的几个人名,网友依然是愤怒地批评和指责他们。
教材插图的问题,有目共睹。
插图里的孩子目光无神,嘴巴偏大,还穿着引入其它国家元素的衣服。
更过分的是,一本语文辅导教材中,竟然将配图和配文完全搞错,完全让人无法接受。
“不止插画有改进的空间。”童话大王郑渊洁说。
插画的问题发生后,在批评之余,网友把目光放在了创作者身上,纷纷要求吴勇设计工作室回应。
数学教材中的插图来源于吴勇工作室,至于为何设计出这种明显质量和审美低劣的插图,清华大学美院毕业的吴勇本人至今没有正面回应。
吴勇懂得网络的厉害,他选择逃避,任凭外界风吹雨打,他用时间洗刷大家对此事的记忆,神不知鬼不觉地继续设计自己的作品。
他是极度聪明的设计师,不仅懂设计,而且懂得人性的弱点。
吴勇没发声,有人替他进行了辩解。
洪晃回应了此事,她的观点引发了网友剧烈的声讨。
洪晃是著名媒体人、出版人,她的评论以犀利著称,并以此声名鹊起。洪晃表示,插图没问题,审美没有统一的标准,插图本身是另一种审美的表现,没必要过多联想。
洪晃发声后,正义的网友发挥了义愤填膺的姿态,对洪晃进行了铺天盖地地指责。
洪晃的观点有失偏颇。
教材的事情绝无小事,任何的细节疏忽都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何况课本中显眼的插图,更不容任何的大意。
明显不是审美问题,偏要归结于审美范畴,这是洪晃最大的问题所在。
洪晃抵抗不了正义的声音后,主动认错。
她承认之前的观点错误,并坦诚自己的错误。
“我错了,对不起,这些画配教科书不合适,跟审美无关。”洪晃认错后,网友留言说,就是你的认知有问题,不是你的孩子,所以你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帮忙别去泼凉水。
洪晃的认错是出于真心还是迫于压力不得而知,但正确的价值观念必然要向他们普及,不能因为自己是名人就随意从以我角度出发看问题。
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人们的利益面前考虑问题,放下自我。
洪晃也只有如此,未来才能重获网友的支持。
温儒敏,著名语文工作从事者,他对插画问题也表达了个人看法。
温儒敏认为,插画本身是有问题,但不要将问题上升高度。
他还给曹文轩“夹带私货”的问题作出澄清,这不可能发生,选入课本的文章要经过多次审核,不是一个人说得算,想有私心的事情不现实。
温儒敏的话引起了网友的炮轰。
他的观点问题何在呢?
插画丑有目共睹,那将所有人都能看出极其不美观的插图大量放入课文当中,是不是明知错误而为之吗?
这背后原因,网友想要深究也实属正常,没有人想自己的孩子受不健康插图的影响。
温儒敏经受不住网友质疑的声音,已经关闭了评论,图个耳根清净。温儒敏已经过古稀之年,应该颐养天年才对,没想到晚年声名扫地,令人不胜唏嘘。
从洪晃、温儒敏、清华教授肖鹰到胡锡进等人,纷纷为插画站台,要么认为插画没问题,要么就劝诫网友别多想。
这些人被网友逐个击退,有的道歉,有的关闭评论,有的对此事不再评论。我们讲究中庸之道,难道是网友得理不饶人,太过于咄咄逼人,使得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受到了网络暴力?
其实,并非如此。
是非分明,不见风使舵,有清晰的个人观点的人,才是值得敬重的。
对待不明是非的人,网友正义感驱使前去对战,这是好事,否则任由洪晃之类的人的观点散发,那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花朵,需要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浇灌,方能渐渐地拥有盛开的花,沁人心脾的香。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出生后就是一张白纸,外界画上什么色彩和模样,他们就接受对应的输入,因此,给孩子的输入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把关。
教材是孩子知识提升以及心灵成长中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
许多80后、90后回想起来,依然对小学课文有着无限的美好回忆,小学课本中的击中人情感的插图、有感情的文章,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
丑陋的插图,多年后回想起来,只会带来不舒服的疑惑感。
对插图问题的深究,是网友为自己的孩子以及更多的孩子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的表现,值得点赞。
不过,话说回来,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洪晃已经主动认错,并且态度积极,还是应该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
对于吴勇等人,至今没有正面回应,这种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间能带走热度,但带不走埋藏在心底的记忆。
无论何时,吴勇都将不再是以前的吴勇,而是人们心中那个对孩子不负责任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