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的多重解读:从平常人到外行人的演变
01素人的双重意义
◆ 平常人的意义
“素人”一词,在词典中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释义。其一,指的是“平常的人”,这一定义源远流长,早在清代就已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在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中,就有“今夫子骑箕天上,素人埋骨青山”的记载,这里的“素人”显然是指普通大众。 “素人”一词最早指代“平常的人”,这一用法在清代已有记载,意指普通大众。
◆ 外行人的意义
其二,则是“外行人”的意思,这一用法相对较新,主要出现在现代。比如,在朱自清的《说梦》中,他提到“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这里的“素人”便是指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了解不足的人。 现代用法中,“素人”指代缺乏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强调对某领域不熟悉。
◆ 双重意义的历史与演变
“素人”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其自源意义指“平常的人”,而这一意义中的“素”字本身就蕴含着“平常”的意味,因此“素人”表示“平常的人”是合乎逻辑的。另一方面,“素人”也具有日源意义,即指“外行人”。在日语中,“素人”源自“しろうと(sirouto)”,并含有对非专业人士的轻视之意。尽管“素人”一词在清代甚至更早时期就已出现,但其真正流行起来却是近些年的事情。这主要归功于年轻一代对日本流行文化的热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素人”一词逐渐融合了自源的“平常的人”和日源的“外行人”两种意义,尤其在当代被赋予新的语境。
◆ 现代语境下的素人文化
如今,“素人”一词不仅激活了原有的两种用法,更在特定语境下呈现出“合流”的趋势。即“素人”在某些情况下既指“平常的人”,又指“外行人”。这种趋势在“素人”与“明星”相对立的环境中尤为明显。例如,深圳的素人演员成功挑战了高难度的伯格曼大师剧作,以及电视节目中的明星真人秀与素人真人秀的分类,都充分展现了“素人”这一概念的双重性。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普通民众拥有了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自主创作作品的机会。这些内容各异、风格独特的视频,凭借其新颖性、趣味性和共鸣力,往往能获得可观的点击量,进而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这些活跃在自媒体平台的普通人,常被冠以“素人”的称号。尽管他们缺乏签约公司、专业训练和精心塑造的人设,却因真实自然的出现在屏幕上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自媒体时代,“素人”常指未经过度专业训练但通过网络发布内容的普通人,受到大众欢迎。
举报/反馈
网址:“素人”的多重解读:从平常人到外行人的演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34730
相关内容
从素人到演员的蜕变之路蝴蝶结风潮再次盛行,时尚元素的多重解读与演绎
解读你的星盘元素:平衡与偏重
2022年海外红人营销最新趋势解读!素人博主备受追捧?
明星艺人的多面魅力:从综艺到演技的全面解读
解读大S的多重身份:主持演员美容达人全玩转
经典演员的蜕变之旅:从绝色佳人到村妇的多重人生
从商会领袖到演员:宋德平的多重人生探索
敖瑞鹏:从素人到演员的蜕变之路
解读“明星+素人”的真人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