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创作《琵琶行》的背景:听曲入迷忘付茶钱的文人趣事
元和十一年的秋天,浔阳江头的风刮得正紧。
白居易裹紧了身上的袍子,站在湓浦口的码头边,看着送行的船慢慢离岸。江面上雾蒙蒙的,月亮被遮得只剩个淡淡的影子,冷飕飕的水汽往骨头缝里钻。他刚被贬到江州当司马两年,心里头本就堵得慌,这送别的场面更是看得人眼酸。
“再添壶热茶吧。” 他对茶坊老板挥挥手,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刚呷了两口茶,就听见隔壁船上传来琵琶声。那声音断断续续的,像隔着雾在说话,忽高忽低,勾得人心里发痒。白居易本来就心烦,这琴声一听,更是坐不住了。
“谁在弹琵琶?” 他让随从去问。
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有个抱着琵琶的妇人被请过来。说是妇人,其实也就三十来岁,只是眉眼间都是风霜。她抱着琵琶遮着脸,手指拨下去的那一刻,整个江面好像都静了。
要说这白居易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长安时宫廷乐师的演奏听过不少,可偏偏这江面上的野路子琴声,把他听得直愣神。那琴声一会儿像急雨打在荷叶上,一会儿像私语贴在耳边,弹到伤心处,连船外的芦苇都跟着发抖。
“我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妇人开口唱歌,声音里全是故事。白居易这才知道,她原是长安教坊的头牌,后来嫁了商人,跟着跑船到了这江州。
一个京城名角,一个朝廷大官,最后都在这江边喝冷风。白居易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眼泪吧嗒吧嗒就掉下来了。他想起自己当年在长安写《长恨歌》的风光,想起因为替宰相说话被贬的委屈,再看看眼前这琵琶女,忽然觉得俩人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一拍桌子,吓得随从赶紧递纸巾。
那妇人又弹了几曲,琴声越来越低,最后像断了线的珠子,零零落落地散在江面上。白居易听得入了迷,连茶都凉透了都没察觉。直到妇人收拾琵琶要走,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拉着人家不让走,非要请再弹一曲。
后来还是随从提醒,他才发现光顾着听曲,连茶钱都忘了给。掏银子的时候,茶坊老板还在旁边乐:“这位官爷,这曲子听得值吧?我在这儿开了十年店,头回见有人听曲子听哭了的。”
其实啊,史书上没明说忘付茶钱这回事,但江州老辈人都这么讲。现在去九江的琵琶亭,导游还会指着石碑上的诗句说这段故事。你别说这文人的眼泪就是不值钱,白居易那天回到住处,借着酒劲提笔就写,一口气写了六百多字的长诗。写到 “江州司马青衫湿” 的时候,据说把毛笔都摔了,哭得稀里哗啦。
要说这事儿怪不怪?一个朝廷命官,被个江湖艺人的琴声勾走了魂,连茶钱都忘了结。可就是这么一段偶遇,偏偏写出了千古名句。现在去浔阳江畔,秋风起的时候,好像还能听见琵琶声从江面上飘过来。
其实啊,文人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平时端着架子写官样文章,到了这种时候,被一段琴声戳中了心窝子,什么体面都顾不上了。茶钱忘付事小,可那首《琵琶行》却流传了一千多年。
现在去听音乐会不也常这样?有时候被哪个曲子打动了,散场了还愣在座位上,连鼓掌都忘了。你说这到底是曲子太好听,还是听歌的人心里本来就藏着故事?
要说白居易也真有意思,堂堂一个司马大人,因为听曲忘了付钱,传出去多没面子。可他大概根本不在乎这些,毕竟比起心里的委屈和共鸣,几文茶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们有没有过被啥东西勾走魂的经历?听首歌看场戏,连正事都忘了干的那种?
网址:白居易创作《琵琶行》的背景:听曲入迷忘付茶钱的文人趣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31884
相关内容
则诚的琵琶白居易在九江写出了《琵琶行》,还有同样伤感的《浔阳春三首》
文征明88岁行书力作 琵琶行 作品欣赏(图文)
唐代教坊是个什么机构?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坊女,是风月女子?
纳西琵琶的由来
《琵琶行》音乐描写鉴赏.doc
琵琶艺术的传承者:苗苗老师的音乐之路
网红歌手胡66,一曲《浪人琵琶》惊艳众人
唐代文坛首富白居易的赚钱秘籍
大关小学三(1)班:琵琶妹妹、雨衣、弟弟……想说爱你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