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庾恩利的新歌《Nihilistic Joy》正式上线。说实话,这阵势实在有点夸张——影帝朱一龙、成龙、向太、张国立一字排开,还有顶流丁禹兮顺便做了一波带货。这场面就像是妈妈伊能静在朋友圈发愿望:“你们快来给我儿子撑撑腰吧!”但现实却是,尴尬到让人不敢细看。新歌上线后,别说火爆,连那些网红歌曲的热度都没捞着一点。明明背后资源强大到炸裂,前台数据却惨不忍睹,伊能静一腔心血最后全都打了水漂。
其实,这一路走得并不简单。恩利,这个有着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学历的年轻人,13岁就能自己创作歌曲,这些履历都是妈妈在节目里反复提到的亮点。无论在什么场合,她总是通过各种关系为孩子刷脸:比如和朱一龙合作电影主题曲,顶流小生丁禹兮穿了他设计的衣服,完全展现了那种“妈妈的骄傲”。你看看他和刘亦菲并肩合照,和成龙大哥聊得热火朝天,普通人哪能遇得上这些机会?然而,这些堆出来的“人脉热度”,并没有转化成实质性的成果。朱一龙的工作室发布了恩利的新歌,但网友的反应却异常冷淡,甚至有网友直接问:“没有爸妈,谁认识他呢?”
其实,娱乐圈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身为星二代,光环的确是有用的——比如黄奕的女儿黄芊玲,放弃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转身跑去韩国做练习生,网友纷纷吐槽她的唱跳和颜值都不怎么样,但她背后却有王菲的声乐老师亲自指导,资源堆积如山。事情闹大之后,她父母的离婚、父亲黄毅清涉毒入狱的事也被翻了出来,大家开始质疑,为什么英雄的孩子默默无闻,毒贩的女儿却能高调出道。黄奕曾在直播中为女儿辩解,结果她的人设也随之崩塌。
展开剩余 64 %
有时候,资源也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就是个例子。今年5月,她突然现身爸爸的演唱会,被网友骂“靠爹抢资源”;6月,她以Nina的艺名在韩国出道,首周专辑销量仅有65张,网友纷纷嘲笑她是“资源咖镀金失败”。不过,在7月,她的一首《OneSpot》副歌“美美桑内”在抖音爆火,迅速扭转了局面。大家这才发现,她13岁就去韩国接受严格训练,每天训练14小时,还能流利地说中英韩三种语言,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个人设才是观众愿意追随的。
再看看窦靖童,最开始也是因为“王菲女儿”这个身份被嘲笑,但她没有急着撇清标签,而是默默地埋头创作,参加音乐节,凭借作品逐渐打破偏见,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木村光希也是如此,刚出道时只做模特,先是凭借宝格丽代言获得关注,之后才慢慢拓展自己的影响力。欧阳娜娜则是先通过大提琴树立了“才女”的形象,等她转型拍戏时,大家的接受度要高得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星二代一出场,观众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父母的背景,作品反而成了配角。恩利的困境,也正是这种无解的循环。
有趣的是,尽管伊能静极力为恩利拉资源,但话题总是围绕着“伊能静庾澄庆之子”,即便是恩利自己的毕业演出,媒体报道还是围绕着他的父母。更尴尬的是,恩利的“身份标签”一天一个样,今天是和王嘉尔的合作,第二天又晒丁禹兮穿自己的设计,栏目变化速度甚至比热点更快。秦昊对恩利一直保持克制,公开场合谈论的都是小女儿米粒,从未主动为继子站台。市场对重组家庭里“力捧前夫之子”的兴趣并不大,观众也不爱看这种拼资源的剧情。
娱乐圈竞争如此激烈,靠资源进门的确容易,但想要凭实力立足才是真正的挑战。如果总想着依靠父母的名气,资本和网友都不会买账。比起一味蹭热度,不如花时间沉淀自己,提升技能。毕竟,一首能打动人心的好歌,或者一个出色的角色,比那些精心铺排的背景要强得多。恩利的路走得很艰难,看得让人有些唏嘘,但如果哪天凭借作品真正打动了观众,那么局面就会彻底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