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和段元一起三下乡到元诚村当村官

发布时间:2025-08-29 19:14

七月的元诚村,烈日炙烤着龟裂的黄土路。一辆破旧的拖拉机"突突"地驶进村口,扬起一片尘土。车斗里,吕文扬紧紧抓着行李包,眉头微蹙。他的白衬衫已经被汗水浸透,却依然整齐地掖在牛仔裤里。身旁的段元则完全相反,T恤松松垮垮,正兴奋地东张西望,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

"到了!"开拖拉机的老村长李德福熄了火,跳下车,"欢迎两位大学生村官来我们元诚村。"

吕文扬利落地跳下车,拍了拍身上的灰,伸出手:"李村长好,我是吕文扬,农业大学毕业。"

"我是段元!社会学系的!"段元几乎是蹦下来的,热情地握住李村长粗糙的手,"这村子真漂亮!那些梯田太壮观了!"

李村长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漂亮是漂亮,就是穷啊。村里年轻人全跑城里去了,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和小娃娃。"

去村委会的路上,吕文扬默默观察着四周:破旧的土坯房,几个衣衫陈旧的孩子好奇地跟在他们后面,农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看到的情况。

村委会是一栋低矮的平房,墙上斑驳的标语还依稀可见"脱贫攻坚"的字样。李村长给他们安排了一间简陋的宿舍,两张木床,一个掉了漆的书桌。

"条件艰苦,委屈你们了。"李村长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我们就是来吃苦的!"段元爽朗地说,已经开始往墙上贴带来的明星海报。

吕文扬皱了皱眉:"段元,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的。"

"工作也要有生活情趣嘛!"段元不以为意,"对了村长,村里有WiFi吗?"

李村长摇摇头:"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

当晚,吕文扬在煤油灯下研读村里提供的资料,段元则躺在床上刷手机——仅剩的一格信号让他烦躁不已。

"文扬,别看了,明天实地考察不就知道了?"段元翻了个身,"这村里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我带的零食快吃完了。"

吕文扬头也不抬:"资料显示村里主要问题是缺水、缺技术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我们需要先解决灌溉问题。"

"要我说,先搞个文艺晚会,和村民打成一片!我在学校可是文艺部部长!"

两人截然不同的工作风格在第二天就显现出来。吕文扬一早就跟着李村长去田间考察,详细记录每块地的作物种类和长势;段元则留在村里,和一群孩子玩起了游戏,教他们唱流行歌曲。

中午吃饭时,吕文扬忍不住了:"段元,我们是来做实事的,不是来当孩子王的。"

"建立信任关系很重要啊,"段元扒拉着碗里的青菜,"村民不信任我们,什么工作都开展不了。"

"信任是靠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的,不是靠唱歌跳舞。"

两人的争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村里的王婶慌张地冲进来:"不好了!后山坡塌了,把李大爷家的猪圈埋了!"

他们立刻跟着王婶赶到现场。山坡因前几天的雨水松动,滑下的泥土掩埋了大半个猪圈,三头猪被埋,李大爷正拼命用手刨土。

吕文扬迅速组织赶来的村民:"年轻力壮的跟我挖土,老人妇女往后撤,这里可能还会塌方!段元,你去村委会拿绳索和铁锹!"

段元愣了一下:"我...我去找更多人帮忙!"说完就跑开了。

等段元带着更多村民和工具回来时,吕文扬已经指挥大家救出了两头猪,但最后一头因为埋得太深没能存活。李大爷坐在地上,老泪纵横:"这头母猪怀崽了...是我们家半年的收入啊..."

当晚的总结会上,吕文扬严肃地说:"今天的事故暴露了村里的安全隐患,我建议立即排查所有依山而建的房屋。"

段元却提出不同意见:"我认为应该先安抚村民情绪,李大爷家损失惨重,我们应该先想办法帮助他们。"

"治标不治本,"吕文扬摇头,"不解决根本问题,下次可能就不是猪圈,而是人出事了。"

"你总是这么冷冰冰的!村民需要的是关心和理解!"

"理解不能当饭吃!实际问题需要实际解决!"

两人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李村长不得不出来打圆场:"两位都别急,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两人的分歧更加明显。吕文扬用PPT详细讲解了土壤改良和灌溉方案,专业术语让大多数村民一脸茫然;段元则用当地方言讲笑话活跃气氛,但当被问及具体计划时又含糊其辞。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摇着头离开。"两个毛头小子,一个太死板,一个太浮夸,能干啥?"王婶的话飘进两人耳朵。

吕文扬和段元陷入了冷战。一个埋头制定各种农业改革方案,一个整天在村里串门聊天。一周过去,除了段元和孩子们混熟了,实际工作毫无进展。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夜。凌晨两点,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两人。村小学的老教师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外:"学校塌了!明天孩子们怎么上课啊!"

他们冒雨赶到学校,只见一间教室的屋顶完全塌陷,课桌椅和书本被埋在泥水里。这是村里唯一的教学点,三十多个孩子在这里上学。

吕文扬立刻开始评估损失,段元则安抚哭泣的孩子们:"别怕,老师在这儿呢!我们一定想办法!"

天亮后,两人浑身湿透、满身泥浆地站在废墟前。吕文扬罕见地先开口了:"我们得合作。"

段元点点头:"我负责安抚村民和孩子们,你负责技术方案?"

"不,我需要你的沟通能力去争取乡里的支持,我来组织村民自救。"

两人第一次真正联手。段元用他的人际关系迅速联系到乡教育办,软磨硬泡争取到临时教室的建材;吕文扬则组织村民清理废墟,统计损失,规划重建方案。

三天后,当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教室里重新开始上课时,村民们看两位村官的眼神变了。李村长拍着两人的肩膀:"这才像话嘛!你们一个能说,一个能干,合起来就是好搭档!"

晚上,在煤油灯下,吕文扬修改着重建计划,段元泡了两碗方便面。"给,加了你喜欢的辣酱。"段元把面推过去。

吕文扬愣了一下,接过面:"谢谢。其实...你的沟通能力确实帮了大忙。"

"你的组织能力也很强啊,"段元笑着坐下,"我在想,我们之前的做法都太极端了。村民既需要实际帮助,也需要情感关怀。"

吕文扬点点头:"就像种地,既需要好种子,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境。"

两人相视一笑,第一次感受到了合作的默契。

第二天清晨,他们一起站在村口的小山坡上,俯瞰整个元诚村。段元深吸一口气:"其实这村子挺美的,有潜力。"

吕文扬翻开笔记本:"我列了个初步计划,短期解决饮水和教室问题,中期发展特色种植,长期争取道路硬化。"

"我可以负责文化活动和对外宣传!"段元兴奋地补充,"我们搞个微信公众号,宣传村里的特色农产品!"

"前提是先解决信号问题。"吕文扬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阳光下,两个年轻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前方的路依然崎岖,但他们已经找到了并肩前行的方式。元诚村的改变,就从这一天真正开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吕文扬和段元一起三下乡到元诚村当村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29097

相关内容

从村BA、村超到村VA,乡村引来大明星之后
吕家洼村里的“小卢”和“大岗”
报名中=吕家沟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竞争性磋商公告
农村篮球热潮:乡村文体赛事掀起视频直播风暴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吕文扬的桐乡文化之旅
“明星村”的“能人兴村”方略 铁力市北星村是如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
暑期“三下乡” | 贵民大师生化身乡村绘画师助力乡村振兴
“家人们!” 乡村崛起家族式网红
“明星村”的“能人兴村”方略 铁力市北星村如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