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欧方跃:AI重塑人机关系,一人独角兽企业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5-08-29 15:34

(原标题:专访中欧方跃:AI重塑人机关系,一人独角兽企业浮出水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实习生王罕 

当生成式AI掀起新一轮智能变革,企业已经逐步从数字时代的组织架构走向“超级智能体”,组织边界、决策机制、人才结构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未来,也许会出现只有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当然,一人公司,只是个比喻,可能是几个人或几十人,但可以创造出百亿或更高的价值。”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人工智能领导力论坛间隙,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方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如今的AI技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赋能工具,而是未来“劳动大军”的重要部分,重塑企业组织形态和人机关系,从而颠覆传统商业的底层逻辑。

(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方跃)

“过去,我们把AI当作工具,现在它正在成为我们的‘同事’。”方跃指出,AI技术的价值正在经历从简单的“赋能工具”到“价值共创者”的跃迁。

他举例,目前最容易落地的AI应用是办公自动化、内容生产、编程和客服等领域。在这些场景下,AI能够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ROI(投资回报率)等直观价值清晰可计算,因此最容易被企业高管和董事会接受。

然而,方跃强调,AI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如果AI只是一个赋能工具,不值得我们投入如此巨大的热情。”他指出,现在很多企业的AI应用面临的困境和数字化早期阶段类似,如果以ROI为标准来决定是否要落地应用,可能很难推动智能化进程。

他认为,企业要着眼未来进行投资,而非执着于优化过去。AI将逐渐成为企业劳动大军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企业的“数字员工”。“未来,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将不仅仅是人类,而是由人类和AI共同组成的混合团队,AI会成为价值创造的一部分。”

对于AI带来的业务风险隐患,方跃认为,目前AI员工的角色定位依然是助理、顾问,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需要人类员工承担监督责任,但当未来技术与系统发展到足够成熟、风险极低的阶段,AI也有望成为决策者、沟通者甚至组织领导者。他提示,在“AI领导者”出现之前,不仅需要重视AI的能力边界拓展,更要关注AI价值观的边界是否符合人类价值观。

对于企业而言,AI将颠覆传统的组织形态。

方跃预言,AI技术的普及将催生“一人独角兽”企业。“一个人背后可能带着100个AI模型,整体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传统的大型团队。”他形容这种企业形态为“超级个体”,其竞争力来源于AI的强大能力,而非传统的人力资源规模。

与以往的数字化转型相比,方跃认为,组织形式“AI化”的进程既有延续也有变革,其中变革体现在认知与组织架构两方面。

“虽然AI技术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商业模式、客户需求、监管环境、竞争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将被淘汰。”以亚马逊为例,方跃提到,“卖书”是亚马逊起家的传统业务,但亚马逊基于互联网生态,以全新的线上平台模式进行书籍销售,这是认知层面的变革。“一方面,企业需要理解这种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企业需要将现有的能力与变革相适应,并有效执行升级既有能力。”方跃表示。

“当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首先考虑的防范风险,因此动作会变得迟缓,决策环境也变得复杂。”在组织架构层面,方跃认为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放权”来获取竞争优势。AI 会带来“去中心化”

在技术浪潮快速迭代的当下,方跃指出,给企业提供的机遇窗口期越来越短暂。“从传统经验来看,当新技术来临时,不用着急行动,可以等行业成熟后再跟进。但在当今技术变化如此迅速、市场和客户都愿意积极拥抱新技术的环境下,所谓的‘独角兽’企业,其产生速度与数量都将远超以往。”  他强调,企业不应盲目追逐技术解决方案,而应当投资有望改变行业竞争态势的商业项目。

方跃认为,未来企业的组织架构变革或将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背后拥有强大AI团队的小型企业,在“AI员工”的助力下,将通过高效与能力升维挑战传统巨头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也将通过AI实现内部协同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决策效率和运营敏捷性。

“这两种情况不是非此即彼的,未来可能会长期并存。”方跃表示。

在AI能力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人类,未来的角色将如何定位?

“我们必须要和机器算法进行‘差异化竞争’,产生“互补”。”方跃认为,在任务执行的速度、一些识别和记忆力等方面,机器算法都占据一定优势,而未来人类的核心价值将体现在价值判断、战略决策和创造力等方面。“AI擅长执行,但决定‘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仍然是人类。” 

他以编程为例,AI可以快速完成代码编写,但“编什么程序、达到什么目的”需要人类来定义。“未来,人类可能更多扮演‘导演’的角色,而AI则是‘演员’。” 方跃认为,人类会逐步将大量“执行“让给机器算法,把更多时间放在  “定义和管理价值”上。

方跃表示,为了更好推动人机协同,企业需要建立适应AI时代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如何考核一个‘数字员工’的绩效?如何激励人类员工与AI协同?在AI辅助下董事的决策权将如何变化?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

“AI和人类员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才。”方跃认为,企业在人才培养时需要重视技术和人才的融合,让知识迭代、模型训练、人机协作在场景应用中形成闭环。

站在教育机构的角度,方跃也分享了他对AI时代人才教育的思考。他表示,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培养“标准化人才”为目标,而AI时代需要的是“能够与AI协同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他建议,教育机构应尽快调整课程设置,将AI素养纳入核心能力培养。“未来的求职者,不仅要展示个人能力,更要展示其与AI的协同能力。”他甚至设想,未来可能出现“AI劳动力市场”,企业直接雇佣经过训练的AI模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员工”。

“AI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企业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方跃强调,AI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谁能率先完成认知、结构和机制的变革,谁就能在AI时代占据先机。” 他预测,最有可能成为首批“超级智能体”的应有两类企业,一是AI原生企业,二是All in AI 的先锋企业。

他最后提醒,AI的终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让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人类肩负着“培养和管理”AI的重任,就像企业人力资源部培养和管理人类员工一样。“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人类智慧与AI能力的协同竞争。”

网址:专访中欧方跃:AI重塑人机关系,一人独角兽企业浮出水面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28452

相关内容

海外AI编程独角兽吸金240亿,中国版“Cursor”何时杀出重围?
中专毕业的潮汕人,带着独角兽去IPO了
欺骗投资人8年,这家AI独角兽破产了
文娱体育准独角兽企业「无忧传媒」丨杭州(准)独角兽报告
《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发布,致景科技连续五年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岛城再迎重量级盛会,揭秘“独角兽”企业成长密码
网易走出多位独角兽创始人,解读丁磊的千亿人生
昔日明星独角兽企业卖身腾讯,喜马拉雅怎么了?
以 AI 驱动舆情管理,重塑企业声誉护城河
国内品牌形象塑造及重塑知名企业实力名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