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今是真,厚古却未必!孔圣人都可以被评判,明星就不可以?
最近,一条“周传雄参加歌唱比赛,第一轮就惨遭年轻评委淘汰”的信息成为议论焦点。
先把阴谋论放一边。
这条信息之所以被激烈讨论,有三个部分吸引了注意力。
第一、周传雄实力派前辈,谁有资格点评?
第二、周传雄沦落至此?
第三、孟美岐你凭什么?
很多人认为,只有长辈评价晚辈,或者同辈互评。晚辈没资格评价长辈。
照这个逻辑,黄帝、炎帝就不该有任何对其评论的文字传世。小孩子也不该对大人有任何看法。
如果真要以资历论资格,你若不是歌手,不是更没资格去评论歌手吗?
点评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资格”。就像被人点评一样,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当然,至于服不服众?你不服也没用!
就像我不服有些人说周传雄“沦落到这个地步?”。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周游列国,一时风光无限。后来却屡屡受挫,在郑国时,被人形容“累累若丧家之狗”!无人问津。
圣人都有像狗的时候,谁不曾失意。
更何况孔先生还挺喜欢被人说像一条狗的。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人家自己乐在其中,你非要说“沦落至此”?
我看你更像小人得志!
有些人长了一双“势利眼”,它似乎能看透过去未来,动不动就跟人说:“我早看出来了!”。
但他虽有两只眼睛,却各看各的。一只眼看得意的人,只看其风光美丽;一只眼看失意的人,只看其落魄潦倒。
要是哪天天气好,被他眼尖看出原来是同一个人,就用那沉痛的口吻疾呼:“居然……沦落……如此!”
可是,别人何曾得意?何曾失意?
脑子不如眼睛转得快,分辨不出来。
硬要在大众面前让一个晚辈点评一个前辈,实在是充满恶意的行为。这完全是在逼迫晚辈说好听的话,假如一不小心说了半句不顺耳的话,立刻就会听到更多难听的话。
这“不顺耳的话”也许说者无意,听者也不在意。听众却不乐意了。
只有出题目的人很得意吧?
所以这类点评毫无意义,纯粹为了挑起矛盾,激化冲突。
可这不正是出题目的人所追求的?坐收渔翁之利!
另外,观众要求娱乐圈里的人“论资排辈”是最最虚伪的行为。
一面暗地里喜欢着年轻的、漂亮的,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鲜肉”身上,造成前辈们不得不“拆了老骨头”卖力演出;一面又指责年轻人不自量力,傲慢无礼,同时还嘲讽前辈们毫无体面。
这种“我是为了你好”的长辈式“痛心疾首”,才是对一个人评判的最大恶意。
如今关于娱乐圈的舆论喜厚古薄今,年少成名的人尤其容易被人攻击,大抵是“资历”不够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刺痛了某些人的“平衡心”,才会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
更有可能是:“就这?我也行!”
薄今是真,厚古却未必。只不过人气愤不能拿自己来做对抗,只好便宜了“古人”。
举报/反馈
网址:薄今是真,厚古却未必!孔圣人都可以被评判,明星就不可以?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27999
相关内容
同情黄圣依大可不必,节目都是剧本,一切18年前就已注定明星算命吗 算命你以后可不可以当明星
写作文举例可以举明星吗
戛纳评委,可不可以是范冰冰?
他才是真正的宋代“草圣”,实力可比王羲之,如今却被书法界遗忘
金星点评流量艺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明星
为什么大家都可以抽烟,丁真和王源却不可以?
这些明星都让人因作品入坑!潘粤明厚积薄发,李沁黑化不靠浓妆!
寄予厚望的明星员工何以乏善可陈?
李圣经:为什么看起来平凡却可以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