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天赐的声音》的争议声中,尤以选曲问题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平台上频频出现的抖音神曲,实在太让人无奈了。
01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天赐的声音对外界的质疑也给出了回应。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我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专业歌手演绎接地气的歌曲,既保持歌曲的品质又兼具热度,从而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
对此,大家是否感到满意呢?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段发言实在是“胡言乱语”。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导演,毕竟他能说出“之前的节目是锐评节目”这样的话,真是让人惊讶。
选择抖音神曲,显然就是为了博取热度。
就像我曾经写张靓颖《跳楼机》的时候提到的那样,如果在舞台上演绎《跳楼机》,或许还能说是无奈之举。
可在舞台结束后,仍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跳楼机》相关内容,那就明显是在蹭热度,而这首歌无疑是她主动选择的。
02
那么,演唱抖音神曲,是否真的能提升大众的审美呢?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的歌曲往往只有一段旋律,而非完整的曲子。
歌手在改编时,更多是考虑大众的听感,而非追求专业的改编。
而且以套路和和弦匆忙创作出来的歌曲,究竟能有多少值得深品的地方呢?
更有趣的是,天赐的声音在舞台上的一部分歌手并不走创作路线。如果像胡彦斌或王力宏这样的歌手在节目中,我或许还能信服导演的说法。
毕竟,胡彦斌的改编能力完全可以让一首歌变得更具趣味。
然张靓颖、张碧晨这样的歌手能做到吗?显然不能。她们走的并非是编曲或制作人路线,而单纯是演唱路线。
03
起初,我以为节目可能仅在一期中选用抖音神曲,毕竟与短视频平台的深度合作,每位歌手强制演唱一首似乎并不算过分。
但如今看来,这样的安排似乎会持续下去。
这带来的好处是:节目的热度不会太低。
在《天赐的声音》舞台上翻唱抖音神曲,短视频平台能制作无数剪辑吸引观众的观看和倾听。
歌曲自带流量,加上歌手的影响力,歌曲爆红的可能性自然增大。
不过,坏处是:歌手的审美可能会受到偏颇,大众的审美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
说实在的,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些歌曲实在无聊,连看歌手们的改编思路都觉得乏味。
我还是希望节目组能够让歌手自由选择曲目,其实我挺想知道她们的真实品味的。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点赞和分享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