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杜雨露:葬礼仅6人参加,临终11字遗言太深刻

发布时间:2025-08-27 16:19

杜雨露:戏里戏外皆传奇,宇宙相逢待来期

这位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离世之际,葬礼现场仅有 6 人到场。然而,他留下的 11 个字,却如重锤般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每看一次,泪水便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杜雨露这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家。或许你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在《雍正王朝》中塑造的张廷玉,老谋深算又忠心耿耿;在《大宅门》里演绎的白萌堂,威严慈祥且个性鲜明。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备受敬重的老戏骨,他一生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可谁能想到,2020 年他悄然离世时,葬礼上仅仅来了 6 个人。这一情况,着实让许多人难以置信——如此卓越的演员,怎会落得这般“冷清”的结局?

但当你听完他的故事,便会明白,这场仅有 6 人参加的葬礼,远比那些被鲜花簇拥的场面更令人动容。还有他临终前留下的那 11 个字,至今回想起来,心中依旧酸涩难耐。

少年逐梦:从运动之梦到话剧痴迷

杜雨露出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家庭条件极为普通,甚至可以用贫困来形容。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仅靠那几亩薄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本应备受宠爱,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奢望。小小年纪的他,便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割草、喂猪等农活样样精通。这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尤其喜爱奔跑跳跃,体育课上百米冲刺时,他总是如离弦之箭般冲在前面。

后来,他迷上了足球,每天放学后,扔下书包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一直踢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为此没少遭受父母的责骂。那时,他的最大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运动员,可父母却坚决不同意。

“踢球能当饭吃吗?万一受伤了可怎么办?”父亲总是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老师、工人才是正经职业,运动员则被视为“不务正业”。

父母无奈之下,便让当老师的大姐来劝他。大姐找来一大堆书籍,试图引导他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可杜雨露根本坐不住,看书对他来说就像坐牢一样难受,每天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二姐心疼他,便买了两张话剧票,拉着他去看戏。“就去看看吧,权当散散心。”他一开始极不情愿,嘴里嘟囔着“那有什么好看的”,但当话剧拉开帷幕,他立刻被深深吸引住了。

舞台上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声情并茂地说着台词,时而悲痛哭泣,时而开怀大笑,将台下的观众紧紧地揪住了心。杜雨露看得如痴如醉,散场后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二姐推了他一把才回过神来。

“二姐,他们演得太精彩了!”从那以后,他便迷上了话剧。二姐只要一有空,就带他去看戏,有时候实在买不起票,他们就在剧场门口静静地聆听里面的声音。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艺校。父母虽然依旧觉得演员这个职业“不稳定”,但看到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最终还是没有再阻拦。

情定话剧:一眼倾心,携手一生

进入艺校后,杜雨露就像鱼儿回到了水中,每天刻苦排练,直到深夜才离开。他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同学们都笑称他“疯魔了”。也正是在这里,他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朱咏钰。

那天,他去观看学校的汇报演出,舞台上一位姑娘正在翩翩起舞,旋转时裙摆飞扬,宛如一只美丽的蝴蝶。杜雨露瞬间被吸引住了,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姑娘叫朱咏钰,和他同级但不同班。

从那以后,杜雨露便开始了他的“盯梢”行动。他知道朱咏钰喜欢去图书馆,就天天往那儿跑,假装看书,实则偷偷地看她;他了解到她喜欢吃食堂的糖醋排骨,就早早地去排队,打好饭菜后红着脸端到她面前,谎称自己不爱吃甜的;周末,他攥着两张电影票,在女生宿舍楼下焦急地等待,手心全是汗水。

朱咏钰一开始觉得这个男生有点傻乎乎的,但渐渐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所打动。他会细心地记住她来例假时不能吃冰冷的食物,会在她排练累了时递上一杯温暖的热水,还会把省下来的粮票给她买点心。慢慢地,姑娘的心被他的关怀一点点融化。

大学四年里,他们形影不离,一起排练,一起在食堂吃饭,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毕业时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学校分配工作,杜雨露被分到了哈尔滨话剧院,而朱咏钰则要去少年宫当老师。

两人站在学校门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依依不舍地告别。“没关系,我会经常给你写信的。”杜雨露安慰道。那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他们只能通过一封封书信来传递彼此的思念。

后来,杜雨露向朱咏钰求婚,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后,父母十分高兴。但朱咏钰的父母却坚决反对。“他一个演话剧的,能有什么出息?你跟着他只会吃苦!”岳父直截了当地说道。

杜雨露听后,没有辩解,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拼命地排练,话剧院的每一场戏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从配角到主角,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他的付出,朱咏钰都看在眼里,她努力说服父母:“他对我很好,而且很有上进心,我相信他。”

最终,朱咏钰的父母被他们的真情所打动。两人结婚时,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华丽的婚纱,没有闪耀的钻戒,只是邀请了几个亲朋好友,吃了一顿便饭。但杜雨露看着朱咏钰红扑扑的脸蛋,觉得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风雨同舟:艰难岁月,相濡以沫

本以为日子会逐渐好起来,然而,命运却再次给他们带来了考验。

结婚没多久,朱咏钰就怀上了孩子,随后又接连生了两个,一家五口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杜雨露在话剧院的工资微薄,朱咏钰在少年宫的收入也不高,有时候连买米的钱都要精打细算。

更糟糕的是,后来政治运动席卷而来,文艺界受到了严重冲击,话剧院也被迫停业。杜雨露因为心直口快,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得罪了领导,被送去“牛棚”接受改造。

那时的“牛棚”,环境恶劣,不仅要干繁重的体力活,还要遭受批评和指责,日子苦不堪言。杜雨露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愤怒,同时也非常惦记家里的妻子和孩子,有好几次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朱咏钰得知他的情况后,写信鼓励他:“你一定要好好地活着,我和孩子都在等你回来。”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成为了杜雨露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杜雨露被关在“牛棚”的日子里,朱咏钰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三个年幼孩子的重任,同时还要上班工作,生活的压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有一次,小儿子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需要住院治疗,可家里却拿不出一分钱。

朱咏钰抱着孩子,急得泪流满面,无奈之下只能回娘家借钱。父亲看到她这副狼狈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大声斥责道:“我早就说过,他靠不住!你看看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父亲的话十分刺耳,但朱咏钰咬着牙默默忍受着,接过钱后,给父亲磕了个头,便匆匆赶往医院。

后来,杜雨露从“牛棚”出来后,才从邻居口中得知这件事。他紧紧地抱着朱咏钰,泪水夺眶而出:“让你受委屈了。”朱咏钰轻轻地摇了摇头:“咱们是一家人,不说这些。”

为了养家糊口,杜雨露什么活都干过,他去工地搬砖,去码头扛货物,累得回到家倒头就睡。朱咏钰心疼他,便把家里的所有家务都揽了下来,让他能够多休息一会儿。

那段日子,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夫妻二人相互理解、相互心疼,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就这样手牵着手,一步一步地熬过了难关。

声名鹊起:戏里绽放,感恩有你

熬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形势逐渐好转,话剧院重新开门营业,杜雨露回到了他热爱的舞台。此时的他,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演技更加精湛,眼神中充满了故事。

1979 年,他在话剧《间隙与奸细》中饰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凭借出色的表演一举成名,甚至连电影公司都找上门来,将这部话剧改编成了电影《奸细》,杜雨露依然担任主角。从此,他从话剧舞台成功迈向了影视圈。

此后,他参演了许多影视作品,但真正让全国观众记住他的,是 1997 年的《雍正王朝》。他在剧中饰演的张廷玉,是一个老谋深算却又忠心耿耿的宰相。他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将角色的复杂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场戏,雍正帝大发雷霆,他站在一旁,默默不语,但那紧张又隐忍的神情,让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大气都不敢出。

这部剧一经播出便火遍大江南北,杜雨露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之后,他又在《大宅门》中饰演了白萌堂,在《突出重围》中饰演了老将军,一个个角色都深入人心,他也因此获得了众多奖项,成为了备受尊敬的“老戏骨”。

有人说他运气好,但只有朱咏钰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为了演好《突出重围》中的将军,已经六十多岁的他,还跟着部队战士一起进行训练,站军姿、走正步,被晒得黝黑;为了琢磨一个眼神,他能对着镜子练习一下午;由于拍戏经常不在家,有时候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次。

朱咏钰心疼他,便辞去了少年宫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打理家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你放心去拍戏吧,家里有我呢。”她总是这样温柔地说道。

杜雨露成名后,有人劝他“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了”,但他却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衣服破了补补再穿,出去吃饭剩下的饭菜也一定会打包带走。不过,他对朱咏钰却十分大方,知道她喜欢镯子,就精心挑选了一个送给她;知道她想去杭州游玩,就推掉工作陪她一起去。

在剧组里,他从不摆架子,对年轻演员关怀备至,耐心地教他们演戏,还经常告诫他们“做人比演戏更重要”。大家都称赞他“德艺双馨”,他听了总是谦虚地笑笑说:“我就是个演员,把戏演好就行了。”

最后的时光:宇宙之约,永恒眷恋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年拍戏熬夜,杜雨露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有一次在片场,他突然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出患有肺癌晚期。

朱咏钰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场悲痛欲绝,但在杜雨露面前,她还是强忍着泪水,安慰他说:“没关系,咱们好好治疗。”杜雨露看着妻子红肿的眼睛,心中明白自己的病情,他轻轻地拉着她的手说:“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清楚。别难过,这辈子有你,我已经很满足了。”

他不想在医院里度过最后的时光,只想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在最后的日子里,他躺在自家的床上,朱咏钰天天陪伴在他身边,给他读报纸,和他聊孩子们的事情,还为他削苹果。阳光明媚的时候,她就推着他到院子里晒太阳,两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即使不说话,也觉得无比安心。

他还有一个心愿——再演一场戏。朱咏钰得知后,便托朋友在一个小剧场找到了一部话剧,虽然角色不大,只有几句台词,但他却非常珍惜这个机会。那天,他穿着戏服,在后台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朱咏钰站在旁边,看着他,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戏演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站在舞台上,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是他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也是他演艺生涯的完美谢幕。

2020 年春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杜雨露看着妻子和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说道:“真好。”然而,没过多久,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临终前,他紧紧地拉着朱咏钰的手,气息微弱地说道:“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见面。”这 11 个字,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遗言。

他去世后,朱咏钰按照他的遗愿,没有举办隆重的葬礼。当时正值疫情严重时期,也不方便大规模聚集,于是她只邀请了家里的六个至亲,简单地举行了一个告别仪式。没有媒体的关注,没有鲜花的簇拥,一切都在安静中进行。

有人说这场葬礼“太冷清了”,但朱咏钰却不这么认为。她知道,杜雨露并不在乎这些表面的东西,他在乎的是家人的平安,是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踏实。

永恒铭记:戏如人生,重逢有期

如今,杜雨露已经离开我们快 4 年了,但每当人们提起《雍正王朝》,依然会赞叹“张廷玉演得真是绝了”;说起《大宅门》,还是会想起那个威严又慈祥的白老爷子。

他这一生,没有追逐名利,只是用心演戏,用爱对待家人。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没有放弃;在成名之后,他没有骄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牵挂着妻子。

朱咏钰现在还住在他们曾经的老房子里,院子里种满了杜雨露喜欢的月季花,家里摆放着他们的合照。有人劝她搬去和孩子一起住,但她总是摇摇头说:“这里有他的气息,我等着他,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再次相见了。”

你说,这样的人生,算不算圆满呢?我认为是圆满的。他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真正的成功并非拥有多少财富和名誉,而是对得起自己的热爱,对得起身边的人。

杜雨露这个名字,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他所塑造的角色,他和朱咏钰之间的感人故事,却会像一坛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就像他所说的“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见面”,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当我们再次看到他演的戏,想起他的故事,那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重逢。

唉,这位令人敬仰的老戏骨,真是让人由衷地佩服,让人深深地怀念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国家一级演员杜雨露:葬礼仅6人参加,临终11字遗言太深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719972

相关内容

韩国演员宋再临遗照公开 终年39岁
金来沅惊闻郑多彬去世 紧急回国参加葬礼
美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去世 遗体将停放国会大厦
已故的7位国家一级演员,以为他们还在,其实已去世多年
诗意阳光5L:《政坛巨星的低调终章:安倍晋三与汉字的不解之缘》 安倍晋三,日本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最终在山口县的家族墓地中安息。他的墓碑上仅刻有“安倍家之墓”五个汉字,简洁而深刻地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深层内涵。2022年7月8日,安倍在奈良县的一次演讲中遭枪击身亡,这一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他的葬礼分为私人告别和国葬两个部分,尽管国葬仪式盛大,但他的骨灰最终安静地回到了家族墓地,与父亲相邻。 墓碑的朴素与日...
西蒙考威尔参加了利亚姆佩恩的葬礼深表哀悼
已故的8个国家一级演员,觉得他们还在,其实已去世多年
央视主播肖晓琳:退休仅5个月后客死他乡,临终26字遗言让人警醒
韩国39岁男演员宋再临在家中离世:朋友发现他死亡后报警 现场留有遗书
蒋纬国与第2任妻子结婚42年,临终遗言:请把我和第一任妻子合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