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回应袁姗姗在哀牢山拍摄:关于自然保护与影视创作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18 06:26

7月15日,一组“袁姗姗现身云南哀牢山”的照片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镜头里,演员袁姗姗身着冲锋衣,站在层叠的绿林间,身后是云雾缭绕的山峦——这是她为新电影《哀牢山·秘境》参与的开机仪式。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被“哀牢山现在能进山吗?”“剧组拍戏会影响游客吗?”的追问刷屏。带着网友的关切,记者联系了哀牢山所在的云南普洱市文旅局,试图还原这场“明星进山”背后的管理与生态平衡。

“网友的担心很正常,但这次剧组的拍摄完全符合相关规定。”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哀牢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其生态保护始终是“红线中的红线”。“任何影视拍摄项目进入核心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从环境影响评估、拍摄区域限定,到垃圾清运方案、生态修复承诺,缺一不可。”

据介绍,《哀牢山·秘境》剧组早在半年前就提交了拍摄申请。“他们计划拍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哀牢山西坡的实验区,这里相对远离核心保护区域,且剧组承诺所有拍摄设备、人员活动范围均控制在2公里范围内,不会进入核心区或缓冲区。”文旅局联合林草、生态环境等部门实地考察后,确认拍摄方案符合“最小干预”原则,才最终批准了许可。

网友最关心的“进山限制”问题:“剧组拍摄不会影响普通游客的正常游览。”目前,哀牢山景区仍按常态化管理开放,游客可通过官方平台预约入园。“剧组的活动集中在清晨和傍晚,且与游客路线无交叉;我们也会在入口处设置提示牌,引导游客避开临时拍摄区域。”

事实上,这已不是哀牢山首次迎来影视剧组。近年来,随着“哀牢山神秘事件”“野生菌王国”等标签破圈,这座横跨云南四县的山脉逐渐从“科研秘境”转向“文旅热土”。2023年,电影《消失的她》取景地带动当地旅游热度飙升300%;2024年,哀牢山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较5年前增长近5倍。“我们欢迎优质影视作品宣传哀牢山,但前提是‘保护优先’。”“所有拍摄必须为生态让路——比如剧组使用的道具、帐篷需可降解,车辆只能沿指定路线行驶,甚至演员的服装都要避免使用易掉色的染料。”

袁姗姗的开机仪式,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哀牢山的“双面性”:它既是科研人员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普通游客触摸自然的“诗与远方”。“过去提到哀牢山,人们可能想到‘原始’‘危险’;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影视、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它的‘温柔’——比如春季的高山杜鹃、秋季的层林尽染,还有藏在深山里的彝族村落。”近年来当地正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完善步道、观景台等基础设施,降低游客探索难度;另一方面,划定“禁拍区”“禁入区”,用技术手段实时监控生态变化。

对于《哀牢山·秘境》的后续,文旅部门将与剧组保持沟通,“待电影上映后,我们会评估其对哀牢山生态的实际影响,也会考虑将部分取景地纳入‘生态旅游示范路线’,让更多游客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感受哀牢山的魅力。”

从网友的追问不难看出,公众对“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愈发敏感——既期待通过影视作品看见自然之美,又担忧过度开发破坏这份珍贵。而哀牢山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样本:只要规则清晰、管理严格,“流量”与“保护”可以并行不悖。

或许正如袁姗姗在开机仪式上所说:“哀牢山的神秘,不该被过度消费;它的美,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当明星的身影融入山林,当镜头对准自然,我们更该记住的,是那片绿背后的生命重量——它值得被看见,更需要被珍惜。

举报/反馈

网址:文旅局回应袁姗姗在哀牢山拍摄:关于自然保护与影视创作的对话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90530

相关内容

文旅局回应袁姗姗在哀牢山拍电影 明星特权引发争议
演员袁姗姗现身云南哀牢山拍电影,文旅局:拍摄应在已开发区域内,未开发的地方都不能去
女演员称“在哀牢山上班”,当地文旅局回应!
袁姗姗哀牢山“上班记”:当明星特权遇上蚂蟥的三层裤子防御战
袁姗姗“三层裤子”回应揭秘:明星冒险人设背后的营销密码
袁姗姗拍摄公益短片关爱聋哑儿童
护医堂与影视明星袁姗姗达成战略合作,共创品牌新征程
袁姗姗是于正的妻子吗 袁姗姗于正什么关系
国宝热潮从综艺节目涌进电视剧:刘烨袁姗姗护送国宝的《国宝奇旅》来了
与袁姗姗正在恋爱?赵英俊本人亲自回应,一番话说出了实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