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及其新媒体传播同质化分析.doc
电视综艺节目及其新媒体传播同质化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及其新媒体传播同质化分析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媒体融合全面深入,网络空间加速法治化,移动互联竞争激烈,跨界合作开拓新蓝海,政务新媒体发展迅速,新闻客户端数量爆发式增长,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模式渠道呈现出多元融合发展。面对这种状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融合,怎样发展,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理论上进一步研讨。融合发展、包容生长或许是一条可以一试的路径。本期《新媒视角》将继续站在移动互联网最前沿,放宽视野、前瞻大势,聚焦互联网大环境的变化、大产业的变革和大格局的变迁。 【内容提要】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国外团队的交流合作等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相似的管理和经营条件下,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综艺节目也出现了类型甚至内容趋同、传播策略同质化的现象。本文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和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趋同以及网络平台的推广营销的同质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视综艺 新媒体 传播同质化 同质化最初常用于经济学领域,指产品在性能、外观、营销手段等方面的趋同现象。此后,逐渐衍生至文化领域,表现为在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相互影响,从而带来的文化一体化、非个性化趋势等。而媒介领域的同质化,指面向同一市场的同类媒体在新闻产品的内容、样式、风格等方面的相似甚至相同①。 随着电视娱乐业的发展,各大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在全国文化产业中日益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首先是电视相亲节目大热荧屏,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之后音乐选秀类节目风起云涌,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音》到央视的《中国好歌曲》等;此外,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同样掀起收视热潮。而求职类节目,如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等,无一不是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同质化的印证。除节目本身的趋同之外,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的节目推广,也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一、生产模式与内容的趋同 在“泛娱乐化”时代,各电视媒体的娱乐节目制作方式日益成熟,形成以下几个相同的突出特点。 1. 国外版权引进国内本土化制作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是在引进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版权的基础上,通过将节目内容本土化制作,最终推出的国内首档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保留了韩国原版的节目的主线情节,即明星爸爸带着各自的孩子参加三天两夜的亲子之旅,关注爸爸与孩子之间亲情互动、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友情交流;同时,将原版节目中较为舒适的旅行地本土化为具有中国各地方特色的地点,如宁夏的沙坡头、黑龙江的雪乡、重庆武隆、呼伦贝尔大草原等。 而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则同样是引进了韩国的真人秀《超人回来了》的版权,聚焦国内明星家庭的生活状态,同样关注父子之间的交流与相处,以及孩子的成长与教育。 虽然两个节目一个采取了父子共同旅游的方式,而另一个则声称客观呈现真人秀嘉宾的日常生活,但其所聚焦的议题大同小异,都是明星家庭的生活,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星二代的教育与成长。同时,在节目画面的拍摄和剪辑方面,以及字幕的配文方面都借鉴韩国节目的固有模式,多用解说字幕、吐槽字幕、颜文字等,整体风格十分相似。 2. 强大的明星效应 无论是《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明星嘉宾的加盟都是其收视率和关注度的有效保证。综艺节目脱离不开邀请当红影星、歌星、体坛健将等套路,通过展示其普通人的生活一面,依托其名人效应、粉丝效应获得高收视与高关注。 在这两档亲子真人秀当中,明星爸爸还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工作忙碌,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与子女长期相处的机会;不太熟悉照顾子女的家庭事务;与子女的沟通相对较少等。该节目关注在妈妈不在的情况下,明星老爸是如何单独照顾和教育孩子,并与孩子相处的。同时,通过明星和孩子们在镜头前的表现,引起受众对父子亲情的情感共鸣;明星真实生活的一面,如刮胡子、洗衣做饭、睡觉等的公开,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从而吸引本土观众的持续关注,增强了受众粘性。 3. 季播模式与台网联动 美国电视网最早开创了季播模式,根据观众的喜好,将全年播出时段分为秋季首映期(9月至12月)、关键编排期(12月底至1月)、旺季播出期(2月至5月)和夏季重播期(6月至8月)。《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一批国内真人秀综艺节目都借鉴了此种季播的编排模式。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还多注重台网的联动,电视、电脑、手机多终端线上线下同步播放。 二、新媒体传播策略的趋同 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扎堆,其竞争日
网址:电视综艺节目及其新媒体传播同质化分析.doc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80011
相关内容
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社交媒体传播特征【2】技术驱动下电视选秀类综艺节目传播模式分析
综艺类娱乐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的传播策略及问题分析【11900字】.docx
网络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中国新说唱》为例【15000字】.doc
电视节目主持全明星化效应及其优劣剖析.doc
内地综艺节目剖析.doc
奇葩说电视节目分析.doc
网络综艺节目策划及营销策略分析.doc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