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假助农”风波——公益与商业的边界何在?

发布时间:2025-08-14 17:56

闻览焦点:近日,演员赵露思因助农直播陷入舆论漩涡,被质疑借“助农”之名行商业牟利之实。随着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这场风波不仅折射出公众对明星公益行为的信任危机,更引发了对“助农经济”背后商业逻辑的深层次思考。

助农还是“助己”?商业闭环引发质疑

赵露思团队以“助农”名义收购陕西延安600吨因冰雹灾害滞销的“冰雹果”,加工成果汁、果干销售。然而,网友发现其苹果汁售价10元/罐(238ml),远超市面普通苹果汁(约3元/罐)的价格,被质疑“低价收果、高价卖货”。更关键的是,涉事企业“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公司”的股东之一“厦门我很忙文化传媒”与赵露思甜品店ROSYWYLIE的收款商户“孙嘉蔓”同名,引发利益关联猜测。

尽管赵露思在直播中强调“钱没进我口袋”,但商业链条的隐蔽性仍难消公众疑虑。若明星利用自身流量为关联企业引流,却未明确披露利益关系,不仅可能违反《广告法》对隐性营销的规定,更会透支社会对公益助农的信任。

公益与商业如何平衡?透明度是关键

支持者认为,赵露思的助农行为确实解决了果农滞销问题,部分农户因此增收。但反对声音指出,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模糊,若助农最终成为明星及其团队的盈利工具,则背离了公益初衷。

此次风波的核心矛盾并非助农效果,而是商业运作的透明度。明星参与助农,若涉及自身或团队的经济利益,必须公开披露,否则极易被质疑“割韭菜”。正如律师所指,若未声明商业关联,可能构成违规。

监管介入与行业反思

目前,延安市志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重点核查涉事企业是否具备合法助农资质,以及其与赵露思团队的合作性质。这一调查不仅关乎个案,更可能为未来明星助农模式树立规范。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明星助农”行业的普遍痛点:

1. 定价合理性:高溢价是否真正惠及农户?成本分配应公开透明。

2. 利益回避:明星应避免直接或间接参与关联企业的分红,否则易被质疑动机。

3. 官方认证真实性:此前“助农大使”证书被指涉嫌伪造,凸显监管漏洞。

闻览时评:公益不应沦为流量生意

赵露思的风波并非孤例,近年来,不少明星因助农带货陷入争议。公众并非反对商业化助农,而是反感以公益之名行营销之实。真正的助农,应当以农户利益为核心,而非利用他们的困境打造“慈善人设”。

未来,明星若想真正助力乡村振兴,需做到:

公开成本与利润分配,让消费者清楚资金流向;

避免利益关联,确保公益的纯粹性;

接受第三方监督,增强公信力。

唯有如此,“明星助农”才能摆脱“作秀”质疑,真正成为惠农利民的正向力量。

举报/反馈

网址:赵露思“假助农”风波——公益与商业的边界何在?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79427

相关内容

赵露思直播带货陷假助农争议
赵露思公益综艺陷作秀争议 流量与公益的边界何在
赵露思解约风波:明星权益与经纪公司矛盾的背后
赵露思陷假助农风波后再开播,直播间连问12个“为什么”
于正直播点赞赵露思助农 明星带货新模式
赵露思狂注45枚玫瑰商标!是商业布局还是公益新招?
赵露思跨界音乐节,开启公益行动
赵露思争议背后:明星公益的“共情困境”与舆论反思
赵露思与前老板的风波升温,真相究竟如何?
赵露思助农被质疑玩套路 明星效应引争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