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我妈就不能跟刘亦菲演戏了?
难道长得像路人甲就没资格在电视剧里露个脸了?
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反映的可能就是咱们普通人在追星这事儿上的真实心态。
最近,玫瑰的故事重播,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家“炸锅”的视频。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看剧,突然,一句台词“那个押金一百”让女儿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定睛一看,饰演店员的,竟然是自己的老妈!
全家瞬间石化,老爸表示“不可能”,女儿更是灵魂出窍,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她可是刘亦菲啊!你怎么能跟刘亦菲演戏?那是AI吧!”而老妈呢,稳如泰山,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这场景,简直就是大型家庭伦理喜剧的开端。
要是我,估计反应也好不到哪儿去。
刘亦菲是谁?
那是多少人心中的“神仙姐姐”,是自带光环的女神级人物。
而自家老妈呢?
可能就是每天在菜市场跟你讨价还价,为了几毛钱跟小贩争得面红耳赤的普通人。
这种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问题来了,为啥大家反应这么大?
是“明星”这个词自带的距离感。
在互联网时代,明星看似离我们很近,每天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抛头露面,但实际上,他们仍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他们拥有着我们无法企及的财富、名气和关注度。
普通人想要和他们产生交集,难于登天。
当发现自家老妈竟然和“神仙姐姐”同框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家隔壁老王突然告诉你,他其实是某个跨国集团的隐形富豪一样,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是追星心理的作祟。
追星,说白了,就是一种情感投射。
我们喜欢某个明星,往往是因为他们身上寄托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他们可以是颜值担当,也可以是才华横溢,甚至可以是某种精神象征。
而当自家老妈和自己心中的偶像扯上关系,这种感觉就变得非常微妙。
一方面,你可能会觉得骄傲,自家老妈也算是“沾了仙气”;但你可能也会觉得有点不真实,甚至有点“冒犯”。
偶像在你心中是完美的,是高高在上的,而自家老妈呢?
可能就是个会跟你唠叨个没完没了的普通人。
这事儿也反映了咱们对“成功”的定义。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能和明星搭上关系,甚至能在影视剧里露个脸,就算是一种“成功”。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人生不是一片空白。
但实际上呢?
真正的成功,难道不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家人照顾好吗?
视频里,老妈的淡定和骄傲,其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她可能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和刘亦菲演过戏”,她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惊喜,充满了乐趣。
话说回来,这件事也挺有意思的。
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追星这件事上,我们有多么的“双标”。
我们一方面渴望和偶像产生交集,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们“跌落神坛”。
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又害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
所以啊,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事情,不妨换个角度想想。
也许,你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在某个电影里,看到你家楼下卖菜的大爷,饰演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呢!
人生嘛,开心就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