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需要李梦?还是李梦需要国家队?双向奔赴才是最佳答案!

发布时间:2025-08-10 12:08

近日,李梦落选 2025 年女篮亚洲杯名单的消息,与主教练宫鲁鸣推行的新战术体系形成激烈碰撞,引起了球迷们激烈的讨论。笔者认为,这起事件并不是简单的 “球员与教练理念不合”,而是当代体育商业化背景下,明星球员价值与国家队传统体系之间的深层矛盾。

一、从职业角度来看,李梦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

宫鲁鸣上任后明确提出 “去核心化” 的团队篮球理念,强调内线双塔主导进攻、外线快速传导的战术逻辑。这与李梦擅长的持球强攻、关键时刻单打独斗形成鲜明对比。从竞技层面看,教练组希望通过体系打磨提升球队整体韧性,为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培养后备力量,这种长远规划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当年轻球员尚未接过接力棒时,贸然剥离李梦这样的核心战力,是否反而加剧了球队的阵痛?

从笔者的观察来看,李梦的赛场价值早已超越 “得分手” 的范畴。2022 年女篮世界杯 1/4 决赛对阵法国队,她带伤砍下 23 分,三分球 4 投全中,用一己之力扛着球队闯入四强;2023 年亚洲杯决赛与杭州亚运会决赛,她均稳定贡献 17 分,成为球队夺冠的定海神针。

这些硬仗证明,她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攻坚手,更是能稳定军心的精神领袖。此次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日本队,中国女篮外线集体失准,年轻球员在高强度对抗下频频失误,最终 9 分惜败,恰恰暴露了 “无梦体系” 的短板:关键时刻缺乏能一锤定音的核心。

二、商业影响力方面,李梦与国家队应当是“互相成就”

更值得关注的是李梦的商业影响力对国家队的深层绑定。某企业因相关事件撤销千万级赞助,直接导致本届亚锦赛奖金大幅缩水,这一现象绝非偶然。

作为 WNBA 首位首发的中国外线球员,李梦凭借赛场表现与话题热度,已成为女篮商业版图的核心支点。她的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突破千万,商业代言涵盖运动品牌、乳制品、汽车等多个领域,这种流量号召力在女运动员中实属罕见。在体育商业化不可逆的当下,国家队与李梦的关系早已从 “球员依附体系” 转变为 “相互成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依赖她的商业价值反哺球队运营。

三、摒弃“去核心化”,寻求“体系包容个性”才是首选

宫鲁鸣教练曾公开表示 “随时欢迎李梦回归”,这种开放态度值得肯定,但如何平衡体系建设与明星价值,仍是未解难题。

笔者认为,与其让李梦的风格适配体系,不如探索 “体系包容个性” 的可能性,让她在关键时刻保留持球攻坚的自由,同时通过战术设计融入团队传导。毕竟,篮球的魅力从来不是机械的体系复制,而是巨星特质与团队协作的有机融合。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起事件本质是体育工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碰撞。国家队需要李梦的商业价值维持市场热度,也需要她的赛场经验带动年轻球员;而李梦虽已具备脱离国家队招牌的影响力,但国家队平台仍是她延续运动生命、提升历史地位的重要载体。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注定了双方不可能真正割裂。

笔者认为,从当前中国女篮的处境来看,无论是竞技成绩还是商业运营,国家队与李梦的深度绑定应该继续下去。“让体系为巨星赋能,让巨星为体系增效”,这可能才是球迷们最希望看到的,同时这也是中国女篮走向更远的关键所在。

举报/反馈

网址:国家队需要李梦?还是李梦需要国家队?双向奔赴才是最佳答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65696

相关内容

李佳航李晟式“双向奔赴”,是真爱还是另类“病情”?
李梦退出国家队现在职务是什么
霍家和赌王家族联婚,年龄上17岁的差距,是双向奔赴还是家族需要
李银河:性虐才是最佳快感 对性更需要包容
宿敌还是闺蜜?女排李盈莹和吴梦洁,私交很好,将构成国家队核心
明星代言人&品牌双向奔赴的绝佳案例
中国男篮双国家队是一把“双刃剑” — 新京报
头部主播大乱斗,谁还需要李佳琦?
​影视表演前景「好演员正当红影视市场艺术和需求的双向奔赴」
韩娱浪潮中的中国星二代:一场双向奔赴的逐梦之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