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强调整体!朱婷不会被放弃!明星与团队相辅相成
这几天,大家伙儿在网上聊中国女排的事儿,真是挺热乎的。特别是那个词儿——“整体排球”,很多人一听,就觉得是不是说以后咱们队里就不需要那些特别厉害、能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的大明星队员了?像咱们熟悉的朱婷啊、袁心玥啊,这些给咱们带来过无数荣耀的老队员,是不是就跟这个“整体”有点儿犯冲了?甚至有人担心,她们是不是以后就不太有机会代表国家队出场了?
说实话,这种担心挺普遍的,也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过去这些年,咱们中国女排能在世界舞台上站得住脚,很多时候就是靠着那么几个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一锤定音的队员。大家看着她们在场上拼搏,心里特别踏实。现在突然老听教练组说“整体”,好像跟以前那种“有朱婷在,心里就有底”的感觉不太一样了,所以难免会有各种猜测和疑问。
但是,咱们仔细想想,也听听懂行的人怎么说,就会发现这事儿可能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更不是说“整体排球”就等于“不要明星队员”。其实啊,“整体排球”和拥有个人能力突出的队员,压根儿就不是矛盾对立的两回事儿,它俩是相辅相成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关系。
啥叫“整体排球”呢?用最普通的话说,它不是要让场上六个队员都变得平平无奇,谁都没啥特别之处。排球这运动,每个位置都有自己的活儿,得分的、传球的、拦网的、防守的,各有各的本事。整体排球强调的是,把这些各有本事的队员捏合在一起,通过默契的配合、合理的战术,让每个人都能在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把球送到最适合得分的人手里。就像一支军队,有冲锋陷阵的尖刀连,也有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有负责后勤保障的,大家各司其职,紧密协作,才能打赢仗。尖刀连再厉害,没后勤补给也饿肚子;炮兵再牛,没人指引目标也白搭。排球场上也是一样,一个攻手再能得分,没人传球、没人保障一传、没人牵扯对方拦网,她也使不上劲儿。而一个团队的整体实力强了,也能让原本不是最顶尖的队员,在体系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咱们回顾一下中国女排的历史,看看咱们的辉煌是怎么来的,就能更明白这个道理了。
就拿咱们最引以为傲的“五连冠”时期来说吧,那时候的“铁榔头”郎平,那可是世界级的明星,她的强攻能力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每到关键分,很多时候球就是往她那里传,她也总能不负众望,一锤定音。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排最闪亮的一颗星。但当时的中国女排,光靠郎平一个人行吗?肯定不行啊!她的每一次扣杀得分,背后都有队友们拼死的一传保障,有二传精准的到位球,有其他攻手的跑动牵扯,还有前排队员的拦网和后排队员的防守。大家把困难都化解了,把球舒服地送到她手里,她才能痛快地进攻。而且,翻翻当年的技术统计,你会发现,像张蓉芳这样的队员,她的得分其实也很多,和郎平差不了太多。这说明啥?说明那时候的中国女排,虽然有郎平这个最突出的得分点,但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能得分,其他队员在各自的位置上也都能做出重要贡献。这是不是整体实力强的体现?明星在这样的整体里,才能更闪耀,而整体也因为有了明星,变得更有威胁。
再看看后来的“白银一代”(九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候咱们的队员身体条件跟如日中天的古巴队比,确实没啥优势。但咱们的女排姑娘们没放弃,硬是靠着细腻的技术、顽强的防守和灵活的战术,跟对手拼,拿到了两次世界亚军。那时候,咱们可能没有像古巴那种身体素质爆炸的“超巨”,但咱们打的就是高水平的整体排球。像主攻手孙玥,她虽然身体不占优,但在场上靠着跑动、线路变化和一股子拼劲,硬是能跟古巴的强力攻手路易斯打得有来有回,丝毫不落下风。这不是孙玥一个人有多牛,而是整个团队给了她支撑,给了她机会,让她能发挥出自己的特点去跟对手抗衡。这证明了,就算没有绝对的“超巨”,强大的整体也能让队员发挥出世界级水平。
到了“黄金一代”(2003、2004年),咱们有了像赵蕊蕊这样身体条件好、技术全面的世界级副攻苗子。她本来是球队很重要的一个进攻点。结果雅典奥运会,她刚上场就受了伤,这对球队打击太大了!大家伙儿当时心都凉了半截,觉得这下完了,没了赵蕊蕊可怎么打?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年轻的张平站了出来,在副攻位置上表现得特别出色,成了球队的“奇兵”,是夺冠的关键人物之一。张平能站出来,当然有她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但更重要的是,是整个团队没有因为赵蕊蕊的受伤而垮掉,大家迅速调整,教练组信任她,二传敢传球给她,其他队员拼命防守保障,整个体系支撑着她,让她能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发挥出来。最后咱们能拿到奥运冠军,靠的是全队的韧劲和整体实力。你看,即使是核心队员伤退,强大的整体也能让其他队员顶上来,甚至“造就”新的英雄。
再说到离咱们最近的郎导第二次执教时期,特别是朱婷成长的这几年。2014年世锦赛,朱婷还没完全成熟,咱们主要靠整体防守反击拿了银牌,是个惊喜。可一年之后,随着朱婷的迅速成长和爆发,再加上其他队员的进步,咱们就拿了世界杯冠军!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那简直就是朱婷个人能力大爆发和团队配合的完美结合!她一个人得了179分,比好几个队友加起来还多,是球队最稳定的得分点,是所有对手的眼中钉。
但是,朱婷的这种惊人表现,也是建立在团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当时咱们的一传体系越来越稳定,二传丁霞、魏秋月组织得越来越好,张常宁、惠若琪、袁心玥等其他攻手也能分担压力,加上林莉领衔的后排防守特别顽强。正是因为这些环节都做得越来越好,朱婷才能获得更多舒服的调整攻机会,才能更从容地发挥她的进攻天赋。可以说,是强大的整体放大了朱婷的光芒。反过来,就像文章里提到的,朱婷在河南女排,个人能力再强,球队整体实力有限,成绩也很难突破。这不正说明了,排球是六个人的运动,光靠一个超强点,没有体系支撑也是孤掌难鸣吗?
所以啊,历史一次次告诉咱们,中国女排成功的密码,从来都是把最优秀的个体融入到最强大的整体中去。不是有了整体就不要明星,而是有了强大的整体,明星才能更闪耀,而明星的光芒也能照亮和提升整个团队。
那现在为啥老听教练组说整体,而朱婷、袁心玥她们没有一直在队里呢?这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运动员都有伤病,特别是像她们这样打了这么多年高水平比赛的老队员,身体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伤病和劳损,需要休息和恢复。国家队不像俱乐部,不可能为了一个人牺牲整体的备战计划,教练组肯定要根据队员的身体状况和竞技状态来安排。
其次,咱们得往长远看啊,特别是要为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老队员不可能一直打下去,球队需要有新人顶上来,需要在国际赛场上锻炼年轻队员,给她们机会去成长。现在让一些新人上来打比赛,哪怕输球交点学费,也是为未来储备力量。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练团队都必须要考虑的。
但这绝对不代表,国家队就不要朱婷、袁心玥她们了!咱们得相信教练组和领导,像赵勇指导、赖亚文副主席,他们都是在中国排球圈干了几十年的人,他们比咱们任何球迷都清楚朱婷、袁心玥这些队员有多宝贵,她们的经验、技术和场上定力,是年轻队员一时半会儿比不了的。现在可能因为伤病或者让新人练兵暂时不在队里,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身体恢复、状态调整好的时候,在球队最需要她们的时候,再次回到国家队。这和强调整体一点儿都不矛盾,她们的回归,只会让这个整体变得更强、更有经验、更不容易被对手打垮。
至于网上有些话,比如杨昊指导说强调整体,吴梦洁说“人人都是核心”,惠若琪说“不迷信任何人”啥的,咱们听的时候得全面理解。教练员强调整体,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依赖某个人,而是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发挥集体的力量。吴梦洁说“人人都是核心”,不是说每个人的得分能力都一样,而是说场上六个位置,每一个环节都重要,都是球队运转的“核心”,不能有短板。惠若琪的话,更多是说中国女排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被外界的议论左右,会根据实际情况做最专业的决策。而这个专业的决策里,肯定包括怎么用好朱婷、袁心玥这些顶尖的队员。
所以,各位球迷朋友们,咱们别再瞎猜啦。中国女排强调整体,不是要“去朱婷化”,更不是要抛弃老队员。而是要像以前一样,把最优秀的个体融入到最坚固的整体里,让球队变得更有深度、更稳定、更强大。现在队伍在经历调整期,有起伏是正常的。咱们作为球迷,真心爱她们,就多给点儿理解和支持吧。相信她们,相信教练组,她们比咱们任何人都更想赢,更知道怎么才能赢。未来的中国女排,一定还是那个能让咱们热血沸腾的队伍,无论是明星还是整体,都会让咱们骄傲!
举报/反馈
网址:中国女排强调整体!朱婷不会被放弃!明星与团队相辅相成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60020
相关内容
朱婷:会努力积极调整状态 做好回归中国女排的准备朱婷与郎平情同母女,有很多相似经历,两排坛巨星都曾被老师嫌弃
女排球员“朋友圈”,她和朱婷好闺蜜,国家队4人小团体爱一起玩
朱婷不回女排是队内关系;蔡斌无法协调朱婷与两个二传的喜毋。
朱婷重返中国女排,980天断舍离后终迎“大团圆”
冤枉朱婷了!中国女排队长赴香港真相曝光:做身体检查,不为游玩
朱婷与蔡斌关系揭秘?中国女排抵港,互动告知一切
张常宁归队,朱婷露出喜色,郎平调解两人摩擦,助力团队和谐
排球明星朱婷的成长之路与荣誉时刻
同为世界女排头排,韩国女将被抛弃,朱婷千万被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