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9 03:20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朴和繁体字“樸”本为两个不同的汉字。

朴和樸的文字源流

繁体字“樸”为形声字。从木,菐声。本义指未经加工的木材。《说文》:“樸,木素也。”段玉裁注“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也泛指其他未经加工的东西。《说文.石部》:“磺(礦),铜铁樸石也。”《荀子.臣道》:“若驭樸马。’杨倞注:“樸马,未调习之马。” [17

]汉王充《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樸。”引申指朴质、朴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则为器。”《商君书开塞》:“古之民樸以厚。”汉王充《论衡书解》:“人无文则为樸人。”唐杜牧《答庄充书》:“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樸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15

]。

简化字“朴”也为形声字。从木,卜声。本义是树皮,音pò。《说文》:“朴,木皮也。”徐锴系传:“今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是木之皮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柰厚朴。”颜师古注:“张揖日:‘厚朴,药名。’此药以皮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云。”《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李善注:“《方言》日:‘楚谓蝉为蜩。’《苍颉篇》日:‘朴,木皮也。”假借为“樸”,指未经加工的东西,音pǔ。《广韵》:“朴,同樸。”《庄子山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楚有和朴。”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云:“珍玉朴也。”又引申指朴质、朴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则为器。”河上本“樸”作“朴”。《庄子.山木》:“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朴散不尚古。”王琦辑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16

]

古书中常借本义是树皮的“朴”字来表示“樸”的这些意思。新中国成立后,将“樸” 简化为“朴”。 [15

]。

现代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字义

例句

例词

1.未加工成的木材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

2.笃厚

《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朴素,自朴

piáo

姓氏

朴姓

一种兵器

《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迳来到史家庄上。”

朴刀

①树皮

②一种植物

[7] [12]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朴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2

《唐韵》《集韵》《韵会》匹角切,音璞。《说文》木皮也。《徐曰》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别录》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与朴同。《史记·文帝纪》示敦朴为天下先。

又《战国策》范雎曰: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谓䑕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离也。

又《正韵》匹各切。

又《集韵》匹切,音踣。义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韵》披尤切,音䬌。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

又叶蒲沃切,音仆。《陈琳·玛瑙勒赋》太上去华尚素朴兮,所贵在人匪金玉兮。 [8]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朴

木皮也。从木卜声。匹角切

(朴 pǔ)木素也。从木菐声。匹角切

说文解字注

(朴) 木皮也。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以长吟。李注。抱音附。引苍颉篇。朴、木皮也。颜注急就篇、上林赋厚朴曰。朴、木皮也。此树以皮厚得名。按广雅云。重皮、厚朴也。从木。卜声。匹角切。三部。按凡鞭扑字从手作扑。卽攴字也。凡树皮字从木作朴。凡棫朴、朴属字作朴。卽㯷之省也。凡朴素字作朴。皆见说文。 [9]

音韵方言

播报

编辑

国际音标 pʰu˨˩˦; pʰo˥˧; pʰo˥; pʰiɑu˧˥ 日语读音 HOO韩语罗马 PAK现代韩语 박越南语 phắc

客家话 [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粤语 piu4 pok3潮州话 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文字笔顺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朴字

樸字

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网址: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59679

相关内容

朴正熙和朴槿惠
朴惠彬是谁 朴惠彬朴灿烈什么关系
#朴综星#✨#朴综星...
朴柱昊儿子朴振瑀
朴树商演价格朴树出场...
朴叙俊朴敏英关系私下认识?朴敏英朴叙俊绯闻在一起秘密交往三年
朴树
朴娜莱「朴娜莱个人简介」
起底朴叙俊朴敏英情史 朴敏英只认爱过李敏镐
朴槿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