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品牌引擎 深化产业融合——江西吉安“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打出来的生态致富路(中)
转自:新华财经
品牌打造是生态产品增值溢价的关键所在,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最终要通过产业生态化的方式来承载,在探索“两山”转化道路过程中,江西吉安市锻造品牌引擎,畅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深化产业融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将吉安优异的生态资源禀赋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高效转化。
在品牌锻造方面,吉安将打造“井冈山”农产品(6.620, -0.04, -0.60%)区域公用品牌作为重要战略,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规模化发展,显著增强生态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吉安市发布“井冈山”品牌农产品团体标准96项,建设高标准品牌化生产基地97个。同时,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国家级果蔬及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井冈山农高区)正式投入运行,全市2213家农业生产主体纳入数字化监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目前,井冈茶油、井冈红米等6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万安县生态鱼成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通过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704个。
据了解,“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达122.89亿元,授权使用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率达21.8%。井冈蜜柚和泰和乌鸡深加工产品综合溢价率58%,入选“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吉安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市场营销体系,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六大主流电商平台设立线上官方旗舰店及活跃店铺1727家,成功培育打造“井冈蜜柚”“水南腐竹”等26款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明星产品,2024年全市涉农电商企业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32.8亿元,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1.48亿元。
吉安以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能级。高标准建设蔬菜、果业、水产等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1830个,其中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5个,高端农产品直供基地3家,直接供应港澳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48家,获评深圳“圳品”认证基地10个,全市特色富民产业基地总面积累计达779万亩。重点培育富硒水稻、绿色蔬菜、生态畜禽、稻渔(虾)综合种养等优势产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2个县获批省级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6家企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8家、市级464家,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1个。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最终要通过产业生态化的方式来承载,吉安通过对一、二、三产的绿色低碳发展,真正将吉安优异的生态资源禀赋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高效转化。
吉安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418万亩,实现年总产值207亿元,创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省级11个,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405个。峡江县建成5万亩国家级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院地合作林业科技创新项目规模达2亿元。在竹产业方面,井冈山全竹科技产业园、万安竹产业科技园相继建成投产,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55亿元。
遂川桃源汤湖旅游区
依托赣江优质水资源和深厚庐陵文化底蕴,吉安精心打造后河·梦回庐陵景区、泰和蜀口洲生态岛等精品旅游线路。遂川县创新实践“耕地保护+全域旅游+特色民宿+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桃源汤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福县投资1.7亿元实施起凤山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将废弃矿坑成功转型为福海生态公园。
吉安市安福县羊狮慕镇成立“村投”公司
如何实现生态富民?吉安推动“两山”公司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收益分红等形式参与生态资源收储评估开发转化全过程。吉州区、青原区、遂川县等地与企业联合开发生态种植、养殖项目,农民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还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村集体参与分红。400余家“强村”“村投”公司带动25万农户平均增收0.5万元。青原区庐陵湾项目创新采用闲置生态资源“组合收储、一体开发”模式,带动项目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万安县生态鱼“塘育湖出”模式带动17个乡镇场、104个中小型水库参与产业发展,1451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在吉安,产业生态化正引领转型升级。一方面,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全市累计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717项,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41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省级低碳零碳负碳示范工程8个。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壮大,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应对碳关税壁垒,吉安县博硕科技(34.110, -0.76, -2.18%)充电器获得碳足迹认证收获华为2亿元大单,吉州新赣江(26.710, 0.37, 1.40%)药业化学药品、吉水井冈蜜柚等多项绿色产品获得相关领域全省首张碳标签、碳足迹认证。同时,加快推进23个资源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2024年全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总量达43.97万吨,同比增长7.5%。(管萍 胡星 黄斌)
编辑:赵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锻造品牌引擎 深化产业融合——江西吉安“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打出来的生态致富路(中) https://m.mxgxt.com/news/view/1656080
相关内容
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乡村产业特色化党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党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流水化转型,打造增长新引擎
吉利冯擎峰:用产品塑造品牌形象
巴中南江:东西部协作“影视+文旅” 助力南江文旅产业“蝶变”
剑指流量风口,浙江雪窦山文化联合SOUL STAR(中国)打造SYG!
中建五局山东公司烟威分公司:党建文化融合促企业全要素发展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两山”理念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东西部协作“影视+文旅” 助力南江文旅产业“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