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公安让刘浩存拍反诈视频这事儿有点意思。
明星配合警方做宣传本来挺正常,但评论区喊着让刘浩存“赶紧来一条”的操作,倒把明星流量和政务宣传的微妙关系给整明白了。
网友起哄真能摇来人这事,比反诈广告本身还吸引眼球,现在政务号都知道用饭圈玩法搞传播了,这事确实得好好唠唠。
点开西安公安的短视频,刘浩存那段反诈词背得挺溜,可弹幕里全在刷“铁主任再来段秦腔”。
比起年轻演员照本宣科,观众明显更吃孙浩这种本土演员接地气的梗。
《装台》里能把《不愁》唱成陕西名片的老戏骨,摇着蒲扇讲反诈可比流量明星有说服力多了。
不是说刘浩存不好,但政务宣传真要找明星站台,得琢磨透群众对“自己人”的亲近感,那些真正扎根本土、有群众基础的演员,可能比顶流小花更能让大爷大妈记住反诈热线。
查了查数据,全国政务号今年请明星拍短剧的案例涨了七成,但播放量过百万的没几个。
上个月郑州暴雨预警宣传找过某顶流,结果评论区都在问明星衣服啥牌子。
反观去年北京警方找“狂飙”张颂文拍反诈视频,就因为强哥形象太深入人心,视频转发量直接破纪录。
明星和政务宣传的适配度,关键得看这人设能不能接上地气,不是光有流量就行。
西安公安这波操作聪明在让网友自己选人。
从张嘉益到孙浩再到刘浩存,名单里既有老陕的“自家人”,也有自带话题的谋女郎。
要论传播效果,刘浩存的视频确实上了热搜,但点开词条全是粉丝控评,真正讨论反诈知识的没几条。
反倒是孙浩那条被做成表情包,大爷大妈群里转得飞起。
政务传播要破圈,光蹭明星热度可能跑偏,重点还得看能不能把专业内容嚼碎了喂给目标群体。
看多了明星读稿式宣传,倒怀念起早年北京警方拍的《民警故事》系列。
没明星没特效,真实案例改编的土味短剧播放量照样千万级。
不是说不能请明星,但别本末倒置。
这次西安公安要是能把刘浩存的流量引到反诈APP下载量上,或者借机科普新型杀猪盘套路,那才算没白瞎网友的起哄。
毕竟电信诈骗每年卷走老百姓上千亿,宣传阵地上多一个真听劝的,可比多十个点赞量实在多了。